附
附 解释
○ 依也。見廣雅‧釋詁。
○ 近也。淮南‧說林:附耳之言。聞於千里。
○ 著也。詩角弓:如塗塗附。
○ 寄也。見廣韻。
○ 因也。見小爾雅廣詁。
○ 麗也。周禮大司徒:其附於刑者歸於士。
○ 合也。史記‧張儀傳:是我一舉而名實附也。
○ 益也。孟子‧盡心:附之以韓魏之家。
○ 從也。淮南‧主術:百姓附。
○ 隨也。國語‧周語:而附之以令名。
○ 親也。文選司馬相如難蜀父老:今割齊民以附夷狄。
○ 據也。〔韓愈文〕:祠宇毀頓。馮附之質。丹靑之飾。暗昧不圭。不稱靈明。
○ 施刑也。禮記‧王制:附從輕。
○ 木皮也。太玄親:肺附乾餱。【注】杮曰附。
○ 朋附。結黨也。唐書文宗紀:掃淸朋附之徒。
○ 攀附。攀援也。宋史柴禹錫傳:以攀附致通顯。
○ 藩附。藩屬也。隋書突厥傳:永爲藩附。
○ 和附。不論是非以應也。〔韓愈碑〕:萬口和附。〔亦作附和。〕
○ 招附。招撫也。宋史曹克明傳:朝廷意在招附。
○ 附決。果蓏之屬。易說卦:兌爲附決。
○ 附庸。小城也。禮記‧王制: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 附益。封諸侯過限也。漢書‧諸侯王表:設附益之。
○ 遊附。藏鉤戲目也。酉陽雜俎:藏鉤之戲。分二曹以校勝負。若人耦則敵對。若奇則使一人爲遊附。
○ 轉附。山名也。孟子‧梁惠王:吾欲觀於轉附朝儛。
○ 附耳。星名。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其大星旁小星曰附耳。
○ 高附。國名。後漢西域傳:高附國在大月氐西南。亦大國也。〔當在今阿富汗西南。〕
○ 附子。藥名。有大毒。夏時開紫花。根中大塊者名烏頭。附於四旁而小者曰附子。實一物也。見本草綱目。
○ 香附。藥名。本草綱目:莎草根、名香附子。一曰雀頭香。所在有之。莖葉都似三稜。合和香用之。
○ 附支。蓪草也。見廣雅‧釋草。
○ 同祔。禮記‧雜記:大夫附於士。【注】附讀爲祔。
○ 同付。周禮小司㓂:附㓝罰。【注】故書、附作付。
○ 前代學政考取入學者曰附生。蓋本宋宣和年增廣在學肄業之額。又於額外附益之。謂之附學生。迄淸則於考取入學者。簡稱之曰附生。
解释古孚字。集韻:孚。卵孚也。古作附。
解释附婁。小土山也。春秋傳曰。附婁無松柏。見說文。【段注】土部、坿。益也。增益之義宜用之。相近之義亦宜用之。今則盡用附。而附之本義廢矣。〔按左襄二十四年傳今作部婁。方言廣雅又作培塿。依說文爲正。〕
附 第 2611 页 第 1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