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ɑng;shàng;shǎng异体字:【𠄠 仩 丄】解释
○ 高也。見說文
○ 首也。呂覽‧義賞:雍季在上。
○ 天也。書文矦之命:昭升於上。
○ 君也。易剝:上以厚下安宅。〔按秦漢以來。遂爲皇帝之通稱。〕
○ 尊也。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也。
○ 最也。淮南‧汜論:而今行爲上。
○ 重也。見方言
○ 豐也。禮記‧禮器:與年之上下。【注】上下。年之豐凶也。
○ 盛也。淮南‧時則:堅致爲上。
○ 古也。呂覽‧蕩兵:兵之所自來者上矣。
○ 猶前也。呂覽‧安死:自此以上者。
○ 猶遠也。儀禮喪服傳:尊者尊統上。
○ 猶尙也。貴也。史記平津矦主父傳:上篤厚。
○ 猶始也。公羊成十七年傳:郊用正月上辛。【注】上辛。猶始辛。〔按如上丁上戊。又上日、謂朔日。上春爲孟春。皆是。〕
○ 陽也。見禮記少儀皆尙左手注
○ 面也。易渙:風行水上。渙。〔按管子注。陽凍地上。陰凍地下。亦此義。說文。上、高也。下、底也。此互文見意。有高則有卑。有底則有面。如天上、山上。皆高也。波上、冰上、市上、場上。皆言其表。推之則有側畔之義。〕
○ 側畔也。史記‧孔子世家:唯子貢廬於冢上。〔按如川上、汶上。皆是。〕
○ 長也。呂覽‧論威:君臣上下。
○ 上國。中國也。呂覽‧知化:必行於上國。
○ 上人。僧之尊稱。能改齋漫錄:唐時多以僧爲上人。〔按世俗卑幼稱尊長。僮僕稱主人。亦用之。〕
○ 上天。冬天也。見爾雅‧釋天。〔按李巡云。冬、陰氣在上。萬物伏藏。故曰上天。〕
○ 歲陽。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按史記曆書作商橫。〕
○ 姓也。漢上雄。明上觀。上志。又上官。複姓。
解释○ 升也。易需:雲上於天。
○ 加也。論語‧顏淵:草上之風必偃。
○ 陵也。國語‧周語:民可近也。而不可上也。
○ 大也。淮南‧說山:是以能上之。
○ 進也。如言上策上書。漢書‧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 四聲之一。高呼而猛烈者爲上。
○ 仰也。周禮卜師:辨龜之上下左右陰陽。
○ 樂譜也。宋史樂志:中呂用上字。〔餘詳一字
○ 。〕
○ 上氣。逆喘也。周禮疾醫:冬時有嗽上氣疾。
○ 通尙。詩陟岵:上愼旃哉。


3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