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
論 异体字:【𧪺 侖 论 𠐜】解释
○ 議也。見說文。【王注】:御覽引作難也。
○ 評也。見論語‧憲問皇疏。
○ 辨說也。荀子‧解蔽:由辭謂之道。盡論矣。
○ 思也。詩靈臺:於論鼓鐘。〔按段注說文曰。論从侖會意。亼部曰。侖、思也。詩於論。正侖之假借。〕
○ 倫也。有倫理也。見釋名釋典藝。
○ 發言爲論。荀子‧解蔽:以正志行察論。則萬物官矣。
○ 謂先聖格言。荀子‧正名:章之以論。
○ 選擇也。荀子‧王霸:論一相。
○ 敍也。淮南‧脩務:惟聖人論之。
○ 明也。呂覽‧適音:以論其敎。
○ 道也。見初學記引廣雅。
○ 猶別也。呂覽‧振亂:不可以不熟察此論也。〔按周禮大司樂疏云。論者語中之別。〕
○ 謀慮也。考工記序:或坐而論道。【注】謂謀慮治國之政令也。
○ 吿也。陳也。史記‧張儀傳:臣請論其故。
○ 說也。文選‧張衡賦:不可勝論。
○ 猶論量也。呂覽‧論人:此賢主之所以論人也。
○ 知也。淮南‧說山:以近論遠。
○ 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見〔論語序名曰論語釋文。〕〔按邢昺疏云。以此書可以經綸世務。故曰綸也。圓轉無窮。故曰輪也。蘊含萬理。故曰理也。篇章有序。故曰次也。羣賢集決。故曰撰也。〕
○ 謂考其德行道藝。禮記‧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
○ 謂論說賞罰也。荀子‧王制:王者之論。
○ 論以評議臧否。以當爲宗。文選陸機賦:論精微而朗暢。
○ 文體之一。文心雕龍論說:述經敍理曰論。論也者。彌綸羣言而硏精一理者也。
○ 決罪曰論。後漢魯丕傳:坐事下獄。司寇論。
○ 經論。謂論撰書禮。樂施政事。易屯:君子以經論。〔按釋文又引黃頴云。經論。匡濟也。〕
○ 論語。四子書之一。漢書‧藝文志:論語者。孔子應答弟子時人。及弟子相與言。而接聞於夫子之語也。當時弟子各有所記。夫子旣卒。門人相與輯而論纂。故謂之論語。
○ 國論。女眞語。言貴也。金史百官志:其官長皆稱曰勃極列。次曰國論忽魯勃極列。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按淸語云固倫。〕
○ 論川。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論川州。開元後置。〔今四川境。〕
○ 論理學。卽名學。詳名字。
○ 通綸。禮記‧中庸:爲能經綸天下之大經。釋文:論、本又作綸。
○ 同掄。國語‧齊語:、論比協材。【注】擇也。〔按說文‧手部:掄、擇也。此其叚借。〕
○ 同倫。荀子‧性惡:少言則徑而省。論而法。【注】論、或爲倫。
○ 姓也。論弓仁。本吐蕃族。又三字姓。金有烏古論曰商。
論 第 2341 页 第 1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