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
乃 异体字:【𠄎 𠚝 𠧟 𠧤 𢎗 𢎧 𢏩 廼 迺 𠄕】解释
欸乃。棹船相應之聲。又湖中節歌聲。〔柳宗元詩〕:欸乃一聲山水綠。
解释○ 曳詞之難也。見說文。〔如春秋宣八年。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公羊傳曰。乃者何。難也。是其義。〕
○ 承上起下之辭。左襄七年傳:吾乃今而後知有卜筮。
○ 繼事之辭。書堯典:乃命羲和。〔王引之云。〕猶於是也。
○ 緩辭也。書‧禹貢:作十有三載乃同。〔王引之云〕:猶然後也。
○ 急辭也。大戴記夏小正:乃瓜。乃者。急瓜之詞也。
○ 轉語詞也。書康誥:乃不可不殺。
○ 猶則也。易‧繫辭:見乃謂之象。形乃謂之器。
○ 猶而也。儀禮燕禮:大夫不拜乃飮。
○ 猶其也。書多士:爾乃尙有爾土。爾乃尙寧幹止。
○ 猶是也。左成二年傳:子以眾退。我此乃止。〔王引之云〕:言我於此是止也。
○ 猶及也。莊子‧逍遙遊:然後乃今培風。
○ 猶方也。穀梁莊十年傳:乃深其怨於齊。又侵宋以眾其敵。
○ 猶若也。書盤庚:女萬民乃不生生。
○ 猶且也。書大誥: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
○ 猶寧也。左襄三十年傳:國之禍難。誰知所敝。或主彊直。難乃不生。〔此言禍難未知所敝。雖或主彊直之人。難寧不生乎。詩寧不我矜。箋云。昊天乃不矜哀下民。是知寧、乃、本可互訓。〕
○ 語巳辭。〔韓愈詩〕:再接再厲乃。
○ 助辭。禮記‧雜記:子孫曰哀。夫曰乃。【疏】乃者、言之助也。
○ 裁也。呂覽‧義賞:天下勝者眾矣。而霸者乃五。
○ 往也。見一切經音義引蒼頡。
○ 遠也。見一切經音義引蒼頡。
○ 至也。見一切經音義引聲類。
○ 彼也。莊子‧大宗師:孟孫氏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
○ 汝也。書‧大禹謨:惟乃之休。
○ 異之之辭也。書盤庚:女乃不憂朕心之攸困。乃咸大不宣乃心。
○ 來乃。勝勢也。唐書南蠻傳:昔有人見二羊鬬海岸。强者則見。弱者入山。時人謂之來乃。來乃者。勝勢也。
○ 乃情。猶竭情也。後漢袁安傳:乃情帝室。
○ 馬乃。國名。見元史地理志。
○ 特乃子。果名。狀似榧。而圓長端正。見桂海虞衡志。
○ 古作迺。互詳迺字。
乃 第 12 页 第 12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