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èn;zhēn;zhěn异体字:【𢈫 𤚿 𤚾】解释
○ 舉救也。一曰奮也。見說文【段注】凡振濟當作此字。俗作賑。奮義則與震略同。
○ 救也。左昭十四年傳:分貧振窮。
○ 拔也。家語‧六本:而弗可振也。
○ 起也。國語‧晉語:振廢淹。
○ 發也。左文十六年傳:振廩同食。
○ 揚也。孟子‧萬章:金聲而玉振之也。
○ 檢也。周禮職幣:振掌事者之餘財。
○ 擊也。荀子‧議兵:若振槁然。
○ 動也。禮記‧月令:蟄蟲始振。
○ 整也。左隱五年傳:入而振旅。
○ 正也。管子‧小問:以振其淫。
○ 怒也。素問氣交變大論:其變振發。
○ 止也。莊子‧齊物論:振于無竟。
○ 收也。禮記‧中庸:振河海而不洩。
○ 棄也。左昭十八年傳:振除火災。
○ 拂也。去塵也。禮記‧曲禮:振書端書於君前。
○ 自也。詩載芟:振古如茲。
○ 古也。見爾雅‧釋言義疏:古者。釋詁云故也。故有久舊之義。振者聲近塵。釋詁云。塵、久也。
○ 張起也。漢書‧王莽傳:出振車騎。
○ 搖落也。易恆:振恆。
○ 裂也。見廣韻
○ 猶掉也。文選‧張衡賦:振朱屣於盤樽。
○ 猶散也。周書克殷:乃命南宮、忽振鹿臺之財。
○ 猶灑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振谿通谷。
○ 動發威嚴謂之振。管子‧七臣七主:振主喜怒無度。
○ 燕齊之間、官婢女厮謂之振。見方言。〔朱駿聲云。假借爲娠。按今本多作娠。〕
○ 州名。淸一統志:漢珠崖郡。隋曰臨振郡。唐武德五年置振州。〔卽今廣東崖縣。〕
○ 振振。羣飛貌。詩振鷺:振鷺于飛。
○ 振動。九拜之一。周禮太祝:四曰振動。〔正字通云:振動、如儀禮之揖厭。推手曰揖。引手曰厭。今謂之打躬連拱手。〕
○ 振祭。九祭之一。周禮太祝:五曰振祭。
○ 振羽。樂章也。禮記‧仲尼燕居:徹以振羽。
解释○ 厚也。詩麟趾:振振公子。
○ 盛貌。左僖五年傳:均服振振。
解释通袗。襌也。禮記‧玉藻:振絺綌不入公門。


632 页 第 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