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 蔡珪? 元
鹊声迎客到庭除。问谁欤。故人车。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与子花间,随分倒金壶。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
【注释】
【注释】:蔡珪,金代著名词人。著词颇多,此词是首客中送客的佳作。王温季是作者的好友。小序中交待了写词的缘由。
上片起文随新意,“鹊声迎客到庭除。”不写客来而用象征吉祥的喜鹊着笔,由其欢快的声音引出来客 ,使人未闻见其人,先感到一种欢乐祥和的气氛。“问谁欤?故人车。”谁来呢?原来见到的是老朋友的车。既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承接了前意。又使人进一步产生一种渴望,只见到车未见到人,仍然感到一种渴望。“千里归来,尘色半征裾。”终于见到从车中走下来的是千里迢迢而来 ,满身灰尘的老友 。一句“ 尘色半征裙 ”既衬托主人见到友人既惊又喜的心情,喜的是千里之外相见,惊的是征尘沾满身。一个“半”形象说明灰尘之多,相见之不易。终于在主人且惊且喜的心情见到了客人。“珍重主人留客意,奴白饭,马青刍。”作者笔锋一转,避实就虚,不言如何好好款待、细细攀谈的相见之景。而却从侧面写出殷勤待其侍从的表现。“奴白饭,马青刍。”出自杜甫《 入奏行》中“ 为君酤酒满眼酤,与奴白饭马青刍”之句,顺手抄写,自然贴切。由此读者自会放下心来,既然待从都被招待的这么好,客人的情况自不待言了。
下片写与友游乐,游湖赏景对饮之趣。“东城入眼杏千株。雪模糊,俯平湖。”短短几语把游乐的景色——千株杏园,洁白的杏花,以及树间花隙中隐隐闪现的一湖春水映上眼帘 。“与子花间 ,随分倒金壶 。”绮丽春光之中,但见主客开怀畅饮 ,觥筹交错。主客相会畅叙,相得之乐;相处之雅表现得淋漓尽致。“归报东垣诗社友,曾念我,醉狂无?”末笔作者笔锋又转,文势随之一折,留聚虽乐但也难脱别离。因而在别去之后。希望老友回到故乡,见到亲朋好友之后不要忘记“我”。“东垣”今河北正定,作者的故乡,也是客人此去的目的地。回到故乡,见到亲友,总会谈及作者的情形,因而称为“归报”。下片虽写景用词颇多,但着意点,即末尾三句却把作者心中愁思写得更加浓愈了。“曾念我,醉狂无?”表面上潇洒,而实则沉重。
全词起承转合,几起几落,笔锋多姿善变,是金代词坛之佳作。元好问曾夸之日:“国初文学,断自正甫(蔡珪),为正传之宗”也。
蔡珪? 其他诗词:
- 鹧鸪天 是岁九日陪御史中丞来游,即席赋鹧
- 西江月 读通鉴唐太宗掊魏徵碑,有感而作
- 浣溪沙 至元十八年三月中*,太史大夫河东
- 贺新郎 徐复初池亭听雨轩,至治辛酉时,邓
- 菩萨蛮 送远西宪孙掾还司,延佑己未乐亭县
- 菩萨蛮 卫州道中至元四年十一月,与八儿思
- 苏武慢 原误作雨中花,兹据律改 珊瑚纲法书
- 绿头鸭 送张仲容过维扬,复之钱结婚,正月
- 木兰花慢 元夜宴王三舍人宅,有大塔松灯之
- 浣溪沙 李叔固相会间,赠歌者岳贵贵
- 水调歌头 与魏鹤台饮夫容洲,牟成甫用东坡
- 苏武慢 案此首虞集词,见道园乐府。珊瑚网
- 南乡子 二月二十八日君美弄第二雏,仍(仍
- 浪淘沙 孟俯字子昂,湖州(今浙江省吴与县
- 减字木兰花 宪掾黄君美弄璋,援苏伯侑侍郎
- 春从天上来 至元六年庚辰元日立春,将为山
- 清平乐 武陵客舍小酌,与田夫相对酬酢,闻
- 满江红 时雪快晴,苗民攻宣,未克,往来郡
- 画
- 江城子 王温季自北都归,过予三河,坐中赋
- 江城子 歌者张氏,戴仲德仲本时以茶谒其家
- 水龙吟 端午日,寓宁干作,时四方汹汹,民
- 对马岛舟中夜作
- 水调歌头 寄诚夫兄在江南,时克在史馆校
- 柳梢青 至正戊子孟冬,竹庄梅已蓓蕾,因赋
- 浣溪沙 梦中作 中州乐府
- 鹧鸪天 题应山县城南渡蚁桥,桥东数步法与
- 摸鱼子 至元六年二月望日,登安陆白云楼,
- 小重山 时有武林之行、值时变,故弗果,因
- 南乡子 至元六年九月十四日,李重山宪副寿
- 风流子 至元四年七月二十又二日,苏伯 侍
- 锦石岩
- 锦石岩
- 锦石岩
- 天柱峰
- 石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