誥
誥 异体字:【𠬳 𧧙 𧧞 诰 𢍎】解释
○ 吿也。見說文。【注】以文言吿曉之也。故曰有文吿之辭。
○ 發下曰誥。見列子楊朱不吿而娶釋文。
○ 以言辭相誡約也。荀子‧大略:誥誓不及五帝。
○ 本事曰誥。見〔文選班固典引誥誓所不及已蔡注。〕
○ 謹也。見爾雅‧釋言。【注】所以謹勤謹戒衆。
○ 示也。見書序釋文。
○ 敎也。見廣雅‧釋詁。
○ 理也。見後漢魯恭傳注。
○ 六辭之一。周禮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三曰誥。
○ 五戒之一。周禮士師:以五戒先後刑罰。二曰誥。用之於會同。
○ 書典謨以外八篇、亦總稱誥。書序:雅誥奧義。【疏】三王之書。惟無典謨。以外訓誥誓命歌貢征範。類猶有八。獨言誥者。文從省約。一誥兼焉。以此八事。皆有言以誥示。故總謂之誥。
○ 誥命。帝政時代用以封贈者。正字通:古者上下有誥。秦廢古制稱制詔。漢武元狩六年。初作誥。然不以命官。宋始以誥命庶官。凡追贈大臣。貶謫有罪。贈封其祖父妻室。不宣於庭者。皆用之。通謂之制。名雖曰制。卽誥之類也。明命官用敕不用制誥。三載考績。則用誥以褒美。會典。洪武十七年。奏定有封爵者給誥。如一品之制。二十六年。定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誥命。誥用制誥之寶。〔按淸因之。惟皆有撰定文字。其式稍別。〕
解释○ 結誥。鳥名。方言:布穀。自關而東、梁楚之間、謂之結誥。
○ 吿或字。集韻:吿。吿也。易。初筮吿。或从言。
誥 第 2333 页 第 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