裳
裳 解释
○ 常或字。見說文‧巾部。〔按說文常。下帬也。通訓定聲云。常、裳、二字。經傳截然分用。並不通借。疑常訓旗。裳訓下帬。宜各出爲正篆也。或曰。旗虛懸搖曳如帬。故爲帬之轉注。按禮含文嘉云。天子之旗九仞。豈王之大常曳地。故名之曰裳歟。〕
○ 障也。釋名釋衣服:凡服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
○ 下也。法言修身:惜乎衣未成而轉爲裳也。
○ 衣之賤者。詩葛屨:可以縫裳。
○ 晝日衣也。詩斯干:載衣之裳。
○ 裳裳。猶堂堂也。詩裳裳者華:裳裳者華。
○ 越裳。國名。通典南蠻:交阯之南。有越裳國。〔卽今安南。〕
裳 第 2002 页 第 14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