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ɑ;lán;lɑn异体字:【蓝】解释
○ 染靑艸也。見說文。〔按本草綱目。藍凡五種。蓼藍、葉如蓼。五六月開花成穗。細小淺紅色。子亦如蓼。歲可三刈。菘藍、葉如白菘。馬藍、葉如苦蕒。卽郭璞所謂大葉冬藍。俗中所謂板藍者。二藍。花子並如蓼藍。吳藍、長莖如蒿而花白。吳人種之。木藍長莖如決明。高者三四尺。分枝布葉。葉如槐葉。七月開淡紅花。結角長寸許。纍纍如小豆角。其子亦如馬蹄決明子而微小。又甘藍、一名藍菜。此亦大葉冬藍之類也。其葉長大而厚。煮食甘美。其花黃。生角結子。其功與藍相近也。〕
○ 猶濫也。大戴記文王官人:藍之以樂。以觀其不寧。
○ 山名。淸一統志:藍山、在直隸永平府遷安縣西南。
○ 蛇名。本草綱目:陳藏器曰。出蒼梧諸縣。狀如蝮。有約。從約斷之。頭毒尾良。嶺南人呼爲藍藥。
○ 藍溪。水名。淸一統志:藍溪水在陝西西安府藍田縣東。長安志。藍谷水南自秦嶺西流經藍關藍橋。過王順山下。出藍谷。西北流入霸縣。志藍溪。卽藍谷水。〔按杜甫詩。藍水遠從千澗落。蓋指此。〕
○ 藍田。縣名。漢置。屬京兆郡。當今陝西藍田縣西三十里。又山名。淸一統志:在陝西藍田縣東。出美玉。一名玉山。又關名。淸一統志:在藍田縣東南。本名嶢關。
○ 上藍。山名。傳燈錄:洪州令超禪師。初住筠州上藍山。後於洪井創禪院。還以上藍爲名。〔按筠州當今江西高安縣地。〕
○ 精藍。梵宇也。傳燈錄:普岸禪師。宴寂林下。爲四眾所知。創建精藍。號平田禪院。
○ 僧伽藍。華言眾園也。翻譯名義:僧伽藍譯爲眾園。僧史略云。園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則生植道芽聖果者也。
○ 藍縷。敝衣也。左宣十二年傳:篳路藍縷。〔按史記作藍蔞。集解引左傳服注。藍蔞。言衣服敝壞。其蔞藍藍然。說文方言竝作襤褸。義同。〕
○ 紅藍。草名。古今注:燕支葉出西方。土人以染。名爲燕支。中國人謂之紅藍。〔按本草綱目。紅藍花、亦名紅花。葉頗似藍。故有藍名。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種。雨後布子。如種麻法。初生嫩葉。苗亦可食。其葉如小薊葉。至五月開花。如大薊花而紅色。蘇頌曰。其花暴乾。以染眞紅。又作胭脂。〕
○ 竊藍。鳸鳥名。爾雅‧釋鳥:秋鳸竊藍。【注】諸鳸皆因其毛色音聲以爲名。竊藍、靑色。
○ 通婪。仇池筆記:蘇鶚云。以酒巡匝爲婪尾。一作藍尾。
○ 姓也。廣韻:戰國策有中山大夫藍諸。
解释酸葅。見集韻


1945 页 第 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