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王 异体字:【𤣪 𥝍 王】解释
○ 天下所歸往也。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畫而連其中謂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參通之者、王也。孔子曰。一貫三爲王。見說文‧王部。〔按通訓定聲云。唐李陽冰曰。中畫近上。王者則天之義。古文作𠙻。按此字爲學者一大疑。謂倉頡所製耶。軒轅承三皇之終。肇五帝之始。爲臣民者偁君爲皇、帝、君。無王偁。字安用之。𥡴唐虞之書。未有王字。始見于禹貢王屋。夏諺吾王不遊。則字當起于夏時。然三皇字堯典閏月字。已从王。似又不始于夏。疑未能憭也。又按王古文作𠙻。崋岳碑作𠙻。楊氏阡作。則以一貫三之說。亦殊難定。〕
○ 君也。爾雅‧釋詁:天、帝、皇、王。君也。【疏】天、帝、皇、王。謂天子。〔按左僖二十五年傳云。今之王。古之帝也。公羊成八年傳注云。或言王。或言天王。或言天子。皆相通矣。六書故云。有天下曰王。帝與王一也。周衰列國皆僭號自王。秦有天下。遂自尊爲皇帝。漢有天下。因秦制稱帝。封同姓爲王。名始亂矣。〕
○ 號也。春秋繁露深察名號:深察王號之大意。其中有五科。
○ 王事天子也。國語‧周語:荒服者王。【注】王、王事天子也。
○ 遠夷世見也。詩殷武:莫敢不來王。【疏】氐羌遠夷。一世而一見於王。
○ 大也。見廣韻。
○ 尊之也。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注】如王君尊之。
○ 神也。荀子‧禮論:并百王于上天。而祭祀之也。
○ 往也。詩板:及爾出王。
○ 能一下土之謂王。見六書故。
○ 皇子爲王。見玉篇引蔡邕獨斷。
○ 王夏。樂章名。見周禮鍾師。
○ 王宮。祭日之壇也。禮記‧祭法:王宮。祭日也。【注】王宮。日壇。王、君也。日稱君。宮、壇塋域也。
○ 仁義所往曰王。見周書諡法。
○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抽簪禮法王。
○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曲縣東北。
○ 夫王。草名。爾雅‧釋草:芏、夫王。【疏】芏草。一名夫王。
○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
○ 王鮪。魚名。周禮䱷人:春獻王鮪。【注】王鮪。鮪之大者。
○ 王蛇。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注】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 弓體名。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利射革與質。
○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蝪。【注】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蝪。
○ 通皇。莊子‧天運:夫立三王五帝之治天下。
○ 姓也。子孫以王者之後號曰王氏。共二十一望。見廣韻。
○ 或作壬。左文七年傳:宋公王臣卒。釋文:本或作壬臣。
解释○ 君也。詩皇矣:王此大邦。
○ 長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
○ 勝也。莊子‧德充符:彼兀也者。而王先生。
○ 王之也。漢書‧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
○ 霸王。見廣韻。〔按正韻云。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
○ 盛也。見廣韻。
○ 興也。見集韻。
○ 俗作旺。正字通:五行有生尅衰王。今術家言孤虛王相。俗作旺。
解释往也。詩板:及爾出王。朱傳:音往。
王 第 1375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