撟
撟 异体字:【挢】解释
○ 舉手也。一曰。撟、擅也。見說文。【段注】引申之凡舉皆曰撟。古多叚矯爲之。陶淵明曰。時矯首而遐觀。王逸注楚辭曰。矯、舉也。〔按一曰撟擅也。卽擅專之義。凡矯詔當用此字。〕
○ 猶舉也。晏子內篇問下:撟魯國化而爲一心。
○ 詐也。周禮士師:五曰撟邦令。【疏】撟、卽詐也。
○ 正也。漢書‧燕刺王旦傳:方今寡人欲撟邪防非。
○ 正曲也。漢書‧諸侯王表:可謂撟枉過其正矣。【注】正曲曰撟。
○ 煣也。考工記‧弓人:撟幹欲孰于火而無贏。撟角欲孰于火而無燂。
○ 猶揉也。楚辭‧惜誦:擣木蘭以撟蕙兮。
○ 强貌。荀子‧臣道:撟然剛折端志。
○ 戾也。呂覽‧離謂:其與撟言無擇。
○ 擇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方言。撟、捎。選也。郭璞注云。此妙擇積聚者也。曹憲音矯。
○ 担撟。軒舉也。楚辭‧遠遊:意恣睢以担撟。
解释○ 取也。見廣雅‧釋詁。疏證:淮南子要略篇。覽取撟掇。高誘注云。撟、取也。
○ 選也。方言:撟、捎。選也。自關而西秦晉之間。凡取物之上、謂之撟捎。
○ 舉手也。見廣韻。
解释撟抄。略取也。見集韻。
解释夭撟。頻伸皃。爾雅。人曰撟。見集韻。〔按釋獸云。人曰撟。注云。頻伸夭撟。史記扁鵲傳、撟引。索隱。謂夭撟引身。如熊顧鳥伸也。〕
解释舉也。史記‧扁鵲傳:舌撟然而不下。
撟 第 677 页 第 1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