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于 异体字:【丂 亏 亐 於】解释
○ 於也。發端語。詩采蘋:于以采蘋。傳:于。於也。〔王引之云〕:于猶聿。聿以采蘋也。聿、于、一聲之轉。
○ 句中指事字。亦於也。孟子‧梁惠王: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 句中倒用字。亦於也。詩崧高:四國于蕃。四方于宣。【箋】言蕃于四國。宣于四方也。
○ 曰也。詩六月:王于出征。【箋】王曰令汝出征玁狁。
○ 未定辭。公羊僖二十八年傳:歸于者。罪未定也。
○ 爲也。詩定之方中:作于楚宮。【疏】作爲楚邱之宮。
○ 猶乎也。呂覽‧審應:然則先生聖于。【注】于、乎也。
○ 猶如也。易‧繫辭:易曰。介于石。不終日。貞吉。介如石焉。寧用終日。
○ 猶是也。詩出車:玁狁于夷。〔王引之云〕:言玁狁是夷也。
○ 猶越也。與也。連及之詞。書康誥:吿女德之說。于罰之行。〔王引之云〕:言吿汝德之說。與罰之道也。
○ 猶爲〖去聲〗也。孟子‧萬章:女其于予治。〔王引之云〕:于、爲也。爲、助也。
○ 往也。詩桃夭:之子于歸。
○ 大也。書大傳:名曰朱于。【注】于。大也。
○ 鐘兩角之間。考工記‧鳧氏:銑間謂之于。【疏】銑謂鐘之兩角。
○ 于喁。聲相和也。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
○ 于于。行貌。〔韓愈書〕:于于焉而來矣。又寤狀也。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
○ 諸于。大掖之衣。漢書‧元后傳:衣絳緣諸于。
○ 單于。匈奴酋長。漢書‧匈奴傳:匈奴大單于。
○ 于思。多鬚之貌。左宣二年傳:于思于思。
○ 木名。爾雅‧釋木:棧木于木。【注】僵木也。
○ 草名。爾雅‧釋草:莤蔓于。【注】生一水中。名軒于。
○ 姓也。周武王第二子。邘叔之後。以國爲氏。後因去邑爲于。又淳于宣于鮮于鬭于多于。皆複姓。又三字姓。勿忸于。阿伏于。見魏書官氏志。
○ 通迂。禮記‧文王世子:况于其身以善其君乎。
解释通吁。嘆聲。詩麟之趾:于嗟麟兮。
解释廣大貌。禮檀弓:諸侯之來辱敝邑者。易則易。于則于。〔正字通云〕:于猶迂也。有廣遠之意。
于 第 20 页 第 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