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àn;tǎn;dàn;tán异体字:【𡊨 䃪 坛 壜】解释
○ 祭壇場也。見說文。〔按漢書文帝紀。其廣增諸祀壇場珪幣。師古曰。築土爲壇。除地爲場。段注引此。以爲壇場必連言之。宋本作祭場也。無壇字。非是。〕
○ 楚人謂中庭曰壇。見〔荀子儒效君子言有壇字注。〕
○ 國君朝會亦設壇。左襄二十八年傳:鄭伯如楚。舍不爲壇。子產曰、大適小則爲壇。小適大。苟舍而已。焉用作壇。
○ 拜大將軍亦設壇。漢書‧高帝紀:於是漢王齊戒設壇場。拜韓信爲大將軍。
○ 古者盟誓亦立壇。禮記‧雜記:孔子出魯東門。過故杏壇曰。茲臧文仲盟誓之壇也。
○ 或作䄠。漢書‧禮樂志:帝臨中壇。【注】壇、字或作䄠。讀亦曰壇。字加字者。神靈之耳。
○ 別作䃪。詳墠字。
解释○ 壇曼。平博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案衍壇曼。
○ 通憚。周禮大司馬:暴內陵外則壇之。大夫注:壇、讀從憚之以威之憚。
解释同墠。周禮大司馬:暴內陵外則壇之。司農注:壇、讀如同墠之墠。謂置之空墠以出其君。〔按詩東門之墠。毛本作壇。亦一證也。〕


548 页 第 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