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敬授民时”。《书·尧典》:“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蔡沉集传:“人时,谓耕获之候”。《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敬授民时”。谓将历法付予百姓,使知时令变化,不误农时。后以“敬授人时”指颁布历书。
详细解释坐卧处不铺两重垫子。比喻生活非常的节俭。同“居不重席”。
详细解释礼:礼数。一方以礼相待,另一方不能不以礼相报。
详细解释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
详细解释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
详细解释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也叫枸橘。南方之橘移植淮河之北就会变成枳。比喻同一物种因环境条件不同而发生变异。
详细解释器:用具。躲在器物旁边的老鼠难以捕捉。比喻坏人有了庇护就难以惩治。
详细解释掩耳:捂住耳朵。捂住耳朵偷钟。比喻自欺欺人。
详细解释遑:空闲。睡觉不能安眠。形容终日操劳忙碌。
详细解释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详细解释太阳已偏西还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详细解释渝:改变。无论活着还是死去都不会改变。形容对理想、信念、友谊、盟约等忠贞不移。
详细解释矢:同“誓”,发誓;二:二心。立誓到死不改变意志。
详细解释本来处境不利,遇到机会,命运开始好转。同“时来运转”。
详细解释糊口:吃粥,比喻生活艰难。连粥都喝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艰难。
详细解释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详细解释率土:四海之內。指天下归心。同“率土宅心”。
详细解释《文选 郭璞〈江赋〉》:“璅蛣腹蟹,水母目虾。”李善注引《南越志》:“扞水母呴无耳目,故不知避人。常有虾依随之。虾见人则惊,此物亦随之而没。”后因以“水母目虾”喻人没有主见,人云亦云。
详细解释水面宽广,鱼就很多。比喻事物环境宽松就能丰盛。
详细解释鸿毛:大雁的毛。比喻死得微不足道,毫无意义。
详细解释彼此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同“素昧平生”。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