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百零二位二十年后如何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前夕,中央组织部表彰了102名优秀县委书记。习近平同志6月30日上午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受表彰的优秀县委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
中组部时隔二十年再次表彰优秀县委书记,旨在形成学赶先进、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为广大干部成长指明正确的途径,让更多党员领导干部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其意义十分重大,中组部在表彰通知中概括为“四个有利于”。
这102位优秀县委书记,经过层层筛选、两级公示,从全国2800多个县(市、区、旗)中脱颖而出,共同特点是政治坚定、业绩突出、宗旨意识强、党性修养好,可谓“优中选优”。作为一名县委书记,能受到这次表彰,“这是一个崇高的荣誉。”
看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后,联想到当前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现状,脑海中不禁冒出一个问题:二十年后,这102位受表彰的县委书记将会如何呢?
肯定讲,他们应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在领导岗位上更加努力为党和人民工作,做出更大的成绩,相应很多人的职位也将会“更上一层楼”。
会不会有其他情况出现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查了一下有关二十年前表彰优秀县委书记的资料。1995年6月,中组部表彰了100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二十年过去了,这100位情况如何呢?“这些佼佼者中,有的官运亨通,有的原地踏步,有的退居二线,有的因公殉职,有的锒铛入狱。”截至2025年1月,其中2人晋升到正省级,14人晋升到副省级,42人晋升到正厅级,5人止步于正县级,7人因严重违法违纪而锒铛入狱。
郡县治,天下安。县一级在我们党的组织结构和国家政权结构中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县委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一线指挥部”,县委书记就是“一线总指挥”,在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维护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讲:“县委书记责任不小、压力不小,要当好县委书记是不容易的。”
作用和责任大,相应权力也很大。在整个官员体系中,县委书记是一个极富风险的工作岗位,很多领导干部就是在这位岗位上“犯事出拐”的。这次受表彰的102位优秀县委书记,不能肯定二十年后都走上正厅、副省、正省岗位,但要努力避免走向“反面”。那么,他们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避免二十年前受表彰的那7位县委书记的结局。我们党目前面临经受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外部环境四大考验,需要化解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四大危险。具体来说,摆在县委书记面前的重大考验和危险,就是要过好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
这102位优秀县委书记要过好这三关,在面对诱惑时,一定要想起习近平同志面对面讲的,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班子的带头人。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切实做到中组部表彰通知中所要求的“四带头”,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践行党的宗旨,带头强化责任落实,带头厉行党纪国法,带头坚持廉洁从政。唯有如此,才能保证二十后不会走向“反面”。
愿这一百零二位二十年后仍是“优秀县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