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与有意义
一看到这个题目,便会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要把有意思与有意义区分出个高下,或许大多数人都会站在有意义这边,毕竟我们早就知道价值比情趣更重要,但我认为也就是这种思维定式使我们片面地追求意义,而忽略了意思的不可或缺。
我从不反对意义在人生中的重要性,也不只是为意思的门庭冷落而打抱不平,可我不认为我们可以因为要追求意义而放弃了意思。
如今我们都面临着高考的莫大压力,于是在生活中往往埋头于书本,语文背诵、数学难题、英语单词……为了达到考取高分的目标,这些确实是最有意义的事了。可与此同时,我们也常常被限制得只能从事这些有意义的活动了。学习,使我们缩减了运动和娱乐的时间,甚至放弃工作,使我们从早到晚黏于座椅上,舍弃了兴趣与休息,留下的尽是些成沉重的步伐与背影。为什么可以用有意思的事来作为牺牲,换取更加"宝贵"的有意义的时间呢?我们可以埋怨这是形式所迫,但不可否认,最终是我们自己选择与生会活妥协的。
片面地追求远不只如此,我们为了说服自己放弃有意思而选择有意义,就往往主观臆断地将意义强加于了意思。
追求理想,或许是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事,然而,制定理想就成了世界上最难的事了。小时候就会被问及自己的理想,我们也许就像贾宝玉抓周那样,会从稚嫩的脑海中挤出自己营造的最美好的幸福画面:游乐园、妈妈烧的菜,新的玩具。我记得这些最有意思的事在我的甜蜜思考后折合成了几个字:“天天都开开心心的!”那时就是这么“幼稚”地告诉了爸爸,接着只是隐隐约约地觉得在客人面前,爸爸笑着没了话说,一旁的客人也都哈哈地笑了起来。我万万没有想到,在如此和谐的氛围中我仍是挨了下打屁股,“重说!”――我为什么要重说,这明明就是我的理想。当时是如此的理直气壮,可不知为什么,当长大后再次被问及时,我已经简而明朗的回答道:“考上理想大学!”我至今不认为考上大学是什么有意思的事,可在潜移默化中,我们考虑事物的顺序已从先是否有意思,变为了先是否有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又是如此轻易地将他人对于意义的解释强加到自己对意思的理解上,这明显是对意思的不公啊!
不知不觉,没有意思的事被冠上了有意义的名号,且被人们不知疲倦地做着,而有意思的事却被公认是没有意义,而遭到人们的摒弃。此时也许有人会辩解道“这既有意思又有意义。”这显然有可能,但我认为此时再谈有没有意思,还有什么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