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
电脑有一种“兼容模式”,能使老式版本的文件在新程序中运行,从而扩大了文件应用范围。这实则体现了一种度量。“宠辱不惊,任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体现了古人一种豁达的胸怀,包容的心态。
包容,成就千古“管鲍之交”;祁黄羊不计前嫌举仇人解狐,只因解狐有治国之才;陈琳痛骂曹操,曹操爱其才而不咎。古人有如此胸怀,那么现代的我们,是否也应传承一份包容,在心中留一片空灵的圣地?
因有包容,海方能纳百川;因有包容,宇宙方能广袤无垠;因有包容,人方能接纳万物。邻里包容,遂有“六尺巷”;韩信一句“不知者无罪”包容了曾侮辱他的屠户;“我知道他向我开枪的原因,他想独吞我身上的肉活下去,这样才能活着回去见他的母亲。然而他最后没能如愿。后来他跪下乞求我的原谅……我们又做了几十年的朋友。”一位二战老兵的回忆,让我们深感包容的伟大。
包容使我们拓展心灵的宽度,不断追求精神空间的广度。容人,乃大度之君子也;不容人,乃小人也。庞涓不能容孙膑,欲加害之,最终马陵道自刎;周瑜不能容诸葛亮,小肚鸡肠,被三气后气绝;秦桧不能容岳飞,与同僚沆瀣一气,用“莫须有”加害岳飞,落得遗臭万年,世人唾骂。这些气量狭小,不能容人的“小人”,最终自取灭亡,落得悲惨结局。
不只是人,文化更是如此。为何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而不息?正是因为中华文化有着兼容并蓄的特点。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它不断吐故纳新,增添活力,更加多元开放,成为世界上唯一不间断的古文明,而不像某些文明,虽有辉煌的过去,却不懂得包容开放,拒绝外来文化,固步自封,最终只能是昙花一现,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中。
然而,我们并不是要一味地包容。我们需要包容,但该出手就要出手,不能忍的就不要忍,包容也有限度,它绝不是无条件的纵容。
包容,像淡香的茗茶,像深夜的灯火,包容是一种高尚的德行。有了包容,就像人生有了新的参考系,定义出更完美的我们。携包容上路,头顶阳光,身披灿烂,相信人生路上处处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