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为话题

“儿行千里母担忧”,是母亲对远离儿女的守望;“露似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游子对故乡的守望;“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夫妻间君的守望;月末,村头、路口是妈妈对我的守望。

可能是我长大了,也可能是妈妈真的老了。以前我也因上学长时间的离家,妈很想我,但是没有表现出那么的强烈。可是现在变了,她表现出异常的思念。

妈妈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妇人,她是单薄的,不仅是身体单薄,而且是知识的“单薄”。然而她从没有放弃过什么农活,更没有放弃让我上学的机会。她不懂得什么哲学理论,但她知道送孩子上学、读书、识字就不会吃哑巴苦,考上大学就不用受种地的累。从此“我上大学”成了她的守望。

真的很怕看到那双守望的眼睛,因为这让我有压力,更多的是心酸。

七年前,妈为了让我有好的学习环境,不惜借钱将我送进了一所好一点的学校。为了上学方便,也为了我能安心学习,妈让我住了校。此后,每个星期回家时村口多了一双守望的眼睛,那时我记忆中的妈没有那么渺小。她总是扛着什么农具,然后对我说:“刚从地里回来,路过这。”

三年前,妈送我上车——是中考时送我上车。我一直走到车上坐下来没有回头,因为我怕,怕看到那双渴望的眼睛。尽管一路上她叮咛着几句不知从哪学来的话:“别紧张,考啥样是啥样。”可是偏偏紧张的心在我身体里跳,也在她身体里跳。

现在我坐在高中的教室里,回家的机会更少了。每月大休,当我回到村口时,我依然能够看到那双守望的眼睛。但不同的是,我发现妈变了,变得瘦弱的,可能以前也是那么瘦吧?是那一身的精神盖住了,我没发现;可现在却异常凸显出来。

“你可家来了,你爸天天念叨你,你奶……”妈说着。这时我看到了妈妈眼角多了许多皱纹,但是满脸更多的表现出对我的想念。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儿女的守望。这守望成了放飞风筝的线,让父母牵肠挂肚。为了报答父母这份守望,我知道只有努力学习、奋力拼搏,让高中生活充实,在紧张有序的学习中提升自己,走向成功才是。是的,我会努力的,我会让父母的那份守望成为现实。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守”,“少小离家老大回”是游子对故乡的守;更有“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是“儿子”对祖国母亲的“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