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赞母校

泱泱渭水,一派蜻蜓点水,曙光校园的蓬勃迹象;敦厚长大,一篇沧桑巨著,钟灵毓秀的学府芬芳!

秉承弘毅明德,笃学创新,长安大学阔步前行,茁壮成长,共和国六十年华诞,从青丝墨绿到两鬓斑白,从枝头新生到大木参天,这片热土留下的岂止成绩斐然,精神崇尚足以撼天动地,切人心脾!

我,一名经本校跨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深深爱着我的祖国,爱着培育我沉潜治学的长安大学!

祖国,古老且又年轻,饱受艰辛磨难,且又毅然挺立,幅员辽阔且又屏障叠起,物华天宝且又蕴意深远。到夜色通透,时常仰望星空,考念圣贤英烈,正目时代脉搏,瞭视中华腾飞,不禁红润了我的眼角。

母校,包罗万象,生机盎然,英才辈出,风范使然,国奋进亦同奋进!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心静气,淡泊致远,回味那曾梦回萦绕的足迹,走在修远大道,夜色弥蒙,思想喷发!临坐明远湖畔,赏云观鱼待七星,鸟鸣蝉悦柳添姿。遥望西天残阳落,一轮明月天心照!良辰作伴,美景依托,手捧书香,不亦乐乎!自然的状态映射了自然的心态,正是这座校园,给了莘莘学子无限遐想,而校园活力不正是学子的风华正茂吗?

春光的暮色已经来临,校园里芳草萋萋,在鸟儿的欢歌笑语中流露着母校的紫色润物!盛夏炎炎灼人,同学的心里总显平静,因为强闻博志,更因为陶冶了一份淡定稳健的情节!三秋玉树,深于清林,新黄色的梧桐叶在微风的摇曳下沙沙做响,这依然是一道自然的节奏!冬雪瑟瑟,草木凝心,期待着,期待着又一个春色的萌发!

最为令人赏心的当然是形式各异的校园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渭水之星、渭水大讲堂以及包括各领域的知名学者讲座等等,每逢参加,同学们总是热情不减,因为这样不仅可以拓展知识层面,还可以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对专业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妙。课余时间,会选择约几同学去到桃花园周边走走,呼吸郊外的清新空气,相互交流心得,抑或去图书馆读书,在那浩瀚学海尽情游览。毫无疑问,这对启蒙思想的形成具有标志性意义,并且为航海中的一叶扁舟指明方向,也就是灯塔效应。

上世纪八十年代,当老一辈交通人还在为修建高速公路的必要性深入探讨之时,祖国大地已在开始酝酿前所未有的改革,翻阅历史记忆,品读长大沿革,正是在那艰苦卓绝的岁月,奠基了母校的辉煌历程,因此同学壮志,必定恪守本职,为社会主义大厦报效终身。工学应用,经学统筹,文理并重,格物致知!随着学术框架的完善构造,母校正在全面进取。

长安,取自长治久安,往昔十三朝古都,今日之西北咽喉重镇;丝绸之路,唐蕃古道,贞观开元,文景大治,早已响彻世界,冠名宇内。大学,广博汇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这座知识殿堂,学子翱翔,徐时成长!

曾经,去过清华北大,同济复旦,浙大东南,湖大中南,倒是更加喜爱母校,当我攀登武当,崂山仙境,亦或巡游灵隐,秦巴南宫,总想探根朔源,深思熟虑,今天的空前规模,铜炉升紫烟,香火连绵,却是哪位大道长大和尚,如苦行僧般初历此地,观象大山走势,终寂此地。是这样的,苦行僧的到来,普度众人,传道授业,将毕生心血倾注于此,这份感召令周围人大数追随,开山铺路,搭庙建寺,数百年后便才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般宏伟!当今的隐士大才若要苦修行为,将不会再来造访此地,不因地气已尽,着实先人智慧,不便伏惟,而若来这里,慕名则可。我爱母校长安大学,直白的爱她,因为年轻,因为容光焕发,因为潜质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