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人入蜀 李白 唐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注释】
[注释](1)见说:听说。蚕丛:传说中古代蜀王之名,此处代指蜀地。(2)秦栈:从秦入蜀的栈道。(3)蜀城:成都。(4)升沉:指功名得失。(5)君平:西汉人,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算命占卜为生。[译文]听说到蜀地去的路,险阻崎岖很不好走。直立的山崖在人的面前耸立,白云靠近马头飘浮。芳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环绕着美丽的成都城。仕途的升降是命中注定的,不必去问成都算命占卜之人。
这是一首以描绘蜀道山川的奇美著称的抒情诗。天宝二年(743)李白在长安送友人入蜀时所作。
全诗从送别和入蜀这两方面落笔描述。首联写入蜀的道路,先从蜀道之难开始: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临别之际,李白亲切地叮嘱友人: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语调平缓自然,恍若两个好友在娓娓而谈,感情显得诚挚而恳切。它和《蜀道难》以饱含强烈激情的感叹句“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开始,写法迥然不同,这里只是平静地叙述,而且还是“见说”,显得很委婉,浑然无迹。首联入题,提出送别意。颔联就“崎岖不易行”的蜀道作进一步的具体描画: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蜀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在栈道上走,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从人的脸侧重迭而起,云气依傍着马头而升起翻腾,象是腾云驾雾一般。“起”、“生”两个动词用得极好,生动地表现了栈道的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写得气韵飞动。
蜀道一方面显得峥嵘险阻,另一方面也有优美动人的地方,瑰丽的风光就在秦栈上: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此联中的“笼”字是评家所称道的“诗眼”,写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表现了多方面的内容。它包含的第一层意思是: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林木,枝叶婆娑,笼罩着栈道。这正是从远处观看到的景色。秦栈便是由秦(今陕西省)入蜀的栈道,在山岩间凿石架木建成,路面狭隘,道旁不会长满树木。“笼”字准确地描画了栈道林荫是由山上树木朝下覆盖而成的特色。第二层的意思是:与前面的“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林长得繁盛芳茂的景象。最后,“笼秦栈”与对句的“绕蜀城”,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者写山上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成都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有如一幅瑰玮的蜀道山水画。诗人以浓彩描绘蜀道胜景,这对入蜀的友人来说,无疑是一种抚慰与鼓舞。尾联忽又翻出题旨: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了解他的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入蜀,因而临别赠言,便意味深长地告诫: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李白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他的朋友不要沉迷于功名利禄之中,可谓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的身世感慨。尾联写得含蓄蕴藉,语短情长。
这首诗,风格清新俊逸,曾被前人推崇为“五律正宗”(《唐宋诗醇》卷一)。诗的中间两联对仗非常精工严整,而且,颔联语意奇险,极言蜀道之难,颈联忽描写纤丽,又道风景可乐,笔力开阖顿挫,变化万千。最后,以议论作结,实现主旨,更富有韵味。清人赵翼曾指出李白所写的五律,“盖才气豪迈,全以神运,自不屑束缚于格律对偶,与雕绘者争长。然有对偶处,仍自工丽;且工丽中别有一种英爽之气,溢出行墨之外”(《瓯北诗话》卷一)。这一评语很精确,正好道出了这首五律在对偶上的艺术特点。
(何国治)
李白 其他诗词:
- 行路难 其二
- 秦女休行 ( 魏协律都尉左延年所作, 今拟
- 送友人入蜀
- 行路难 其一
- 古风 其十九
- 长门怨二首
- 玩月金陵城西孙楚酒楼,达曙歌吹,日晚乘醉
- 白微时,募县小吏入令卧内,尝驱牛经堂下,
- 上清宝鼎诗(前见《东观馀论》,后见《王直
- 初出金门,寻王侍御不遇,咏壁上鹦鹉
-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
- 忆秋浦桃花旧游,时窜夜郎
- 安州般若寺水阁纳凉,喜遇薛员外乂
- 秋浦清溪雪夜对酒,客有唱山鹧鸪者
- 张相公出镇荆州,寻除太子詹事,余时流夜郎
- 三山望金陵,寄殷淑
- 醉后赠王历阳(历阳,和州也)
- 草创大还,赠柳官迪
- 秋日炼药院镊白发,赠元六兄林宗
- 金陵歌,送别范宣
- 观胡人吹笛 ( 观一作听 )
- 咏山樽二首 ( 此首一题咏柳少府山瘿木樽 )
- 洞庭醉後送绛州吕使君果流澧州 ( 果一作杲
- 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绾 ( 一作春归桃
- 上李邕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斌下
- 淮海对雪赠傅霭 ( 一作淮南对雪赠孟浩然 )
- 清溪行 ( 一作宣州清溪 )
- 笑歌行 ( 以下二首 苏轼云是伪作 )
- 横江词其六
- 横江词其五
- 横江词其四
- 横江词其三
- 横江词其二
- 横江词其一
-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
- 猛虎行 ( 此诗萧士□云是伪作 ) 【上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