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二首其一) 高适 唐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①董大:唐玄宗时代著名的艺人董庭兰,善弹琴,被誉为"古琴王子"。大,表示在兄弟中排行第一。②曛:日色昏暗。这里是说天空阴云密布,太阳黯然无光。
③知己:知心朋友。
④识:赏识。
⑤君:古代对人的尊称。这里指董大。
【译文】
一望无边的昏黄阴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连太阳也显得昏黄暗淡,失去了光芒。只有一群群叫声凄婉的大雁,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此去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不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呢?【赏析】
本篇是一首写朋友送别的诗作,诗人送别的对象就是诗作中的董大,当时著名的琴师董庭兰。当时诗人和董大的境况都不佳,处于相同贫贱的境遇之中,正所谓“同是天涯沦落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作者才能写出这样的佳作。诗人在诗作中起笔便采用白描的手法写眼前景物:呼啸的北风,遮天蔽日的千里黄沙,昏黄的阴云,原本明媚耀眼的太阳此时也黯淡无光。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着,成群结队迫于北风严威而于雪中南飞的大雁,渲染了一个荒凉、凄寒而又令人仿佛没有了着落的送别背景。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送别这样一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复杂的别离心绪可想而之,难免溢于字里行间。北风呼啸,苍穹昏黄,阳光惨淡,大雪纷飞,雁叫凄凉,不禁使人产生伤感,同是才人却要遭如此漂泊沦落,教人欲哭无泪。此两句虽是叙景,内心之郁积,友情之深挚,别意之凄酸却溢之于笔端。
诗的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劝慰朋友,你此去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响亮,有力,于宽慰之中充满着激励,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朋友董大还有什么理由不去为自己的前途奋斗和抗争呢!此诗作一反唐人赠别诗的那种凄清缠绵,低徊留连,表现了送别时刻的一种超乎他人的昂扬和悲壮,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给后人以启示,“天生我材必有用”,是金子,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豪迈,大气,实为难得的送别佳作。
高适 其他诗词:
- 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
- 别董大二首
- 陪窦侍御灵云南亭宴诗,得雷字
- 真定即事,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
- 东平旅游,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
- 古乐府飞龙曲,留上陈左相(陈希烈)
- 夜别韦司士,得城字
- 武威同诸公过杨七山人,得藤字
- 同李太守北池泛舟,宴高平郑太守
- 宋中别司功叔,各赋一物得商丘
- 画马篇(同诸公宴睢阳李太守,各赋一物)
- 赋得还山吟,送沈四山人
- 送郭处士往莱芜,兼寄苟山人
- 同吕判官从哥舒大夫破洪济城回,登积石军多
- 茫?旮钅Ь?恕T缚?醯匾颍?婪蠲痔於浴>
- 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
- 同群公题郑少府田家(此公昔任白马尉,今寄
- 酬别薛三、蔡大,留简韩十四主簿
- 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
-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一作王昌龄诗
- 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 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 宴郭校书,因之有别
- 送刘评事充朔方判官,赋得征马嘶
- 别董大(二首其二)
- 除夜作
- 初至封丘作
- 送
- 送桂阳孝廉
- 别董大(二首其一)
- 和王七玉门关听吹笛(一作塞上闻笛)
- 玉真公主歌
- 营州歌
- 九曲词三首
- 封丘作
- 闲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