禊
复制礻部共13画左右结构U+798ACJK 基本汉字
汉语字典
禊字概述
折叠展开
〔禊〕字拼音是xì,部首是礻,总笔画是13画。
〔禊〕字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示、契”或“礻、契”,五行属金。
〔禊〕字仓颉码是IFQHK,五笔是PYDD,四角号码是37284,郑码是WSYG,中文电码是4397,区位码是7689。
〔禊〕字的UNICODE是U+798A,位于UNICODE的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 (基本汉字),10进制: 31114,UTF-32:0000798a,UTF-8:E7 A6 8A。
〔禊〕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的二级字表中,序号5601。
〔禊〕字异体字是稧。
禊的笔顺

禊的意思
折叠展开
禊
xìㄒㄧˋ基本解释
◎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清除不祥的祭祀。修~。~帖(《兰亭序》的别称)。
详细解释
名词
◎古代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an ancient sacrifice held on the edge of a river。
武帝禊 霸上还。 —— 《史记》
禊日(禊事活动之日);禊祭(古人在春秋二季所举行的临水祓除不详的祭事)
禊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 semi-annual ceremony of purification
- cérémonie de purification
禊的国语辞典解释
折叠展开
禊
xìㄒㄧˋ详细解释
名
◎古代一种驱除不祥的祭祀。于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
晋•王羲之〈三月三日兰亭诗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春禊、秋禊。
注:国语辞典来源于台湾重编国语辞典修订本
禊的两岸词典解释
折叠展开
禊
xìㄒㄧˋ详细解释
◎古代春、秋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一种祭礼,用以除灾。
禊饮、禊帖、修禊。
注:两岸词典来源于中华文化总会
禊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