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
黎 异体字:【𥟖 𥡓 𥡚 𥢀 𦺙 𨝟 𪏭 𪏯 𪏱 𪏵 䊍 菞 𦴙】解释
○ 本作𪏯。說文:𪏯。履黏也。从黍。𥝤省聲。𥝤、古文利。作履黏以黍米也。〔按爾雅翼。古人作履。黏以黍米謂之黎。〕
○ 眾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
○ 齊也。詩桑柔:民靡有黎。〔按此依傳義。箋云。不齊也。〕
○ 土靑也。釋名‧釋地:土靑曰黎。似黎草色也。
○ 小疏也。書‧禹貢:厥土靑黎。
○ 老也。見方言。
○ 比也。史記‧酷吏傳:之旁郡國黎求。
○ 遲也。見史記‧衞將軍驃騎傳遲明索隱。
○ 凍棃壽徵也。國語‧吳語:今王播棄黎老。
○ 高辛氏之火正。謂祝融也。文選‧張衡賦:覩有黎之𡉏墳。〔按書呂刑乃命重黎。傳。黎、卽和。漢書郊祀志。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注引應劭曰。黎、陰官也。說異。實爲一人。〕
○ 國名。書西伯旣戡黎疏:黎國漢之上黨郡。壺關所治。黎亭是也。〔按詩式微序釋文。黎、國名。杜預云。在上黨壺關縣。然則詩書所稱殷周之國。殆同一地。在今山西長治縣東南。〕
○ 山名。漢書‧地理志:黎山在黎陽之南。〔按黎陽今河南濬縣東北。〕又戎州宜賓縣有大黎山小黎山。見太平寰宇記。〔當今四川宜賓縣境。〕
○ 水名。書‧洛誥:我卜河朔黎水。【疏】河北黎水近于紂都。又合黎。亦水名。書‧禹貢:至于合黎。〔按合黎水在今甘肅張掖縣境。〕
○ 種族名。宋史黎洞傳:有黎母山。黎人居焉。其服屬州縣者爲熟黎。其居山洞無徭征者爲生黎。〔廣東舊瓊州府境多黎種。〕
○ 懸黎。玉名。文選‧班固賦:懸黎垂棘。
○ 昌黎。地名。韓愈封昌黎伯。世遂稱韓昌黎。〔虞淳熙詩〕:險欲逼昌黎。
○ 頗黎。卽玻瓈。詳瓈字。
○ 黑也。黎民黑髮之人。見書堯典傳。
○ 通藜。易困:據于蒺藜。〔左襄二十五年傳作蒺黎。〕○ 通犂。左莊五年傳:郳犂來來朝。〔公羊穀梁作黎。〕
○ 通棃。桐柏廟碑:棃庶賴祉。
○ 姓也。黎侯之後。
黎 第 2955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