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àng;liáng异体字:【𨤥 𨤦 𣊹】解释
○ 稱輕重也。從重省。曏省聲。見說文‧重部【段注】稱者銓也。漢志曰。量者、所以量多少也。衡權者、所以均物平輕重也。此訓量爲稱輕重者。有多少斯有輕重。視其多少。可辜𣙜其輕重也。其字之所以從重也。引伸之、凡料理曰量。凡所容受曰量。
○ 所以別多少。楚辭‧惜誓:苦稱量之不審兮。
○ 分齊也。見華嚴經音義國語賈注。
○ 長短也。周禮量人:制其從獻脯燔之數量。
○ 度也。見周禮夏官序官量人注
○ 思量。思想也。〔元稹詩〕:閒坐思量小來事。
○ 商量。商酌也。大唐嘉話:與三郞商量未。
○ 吉量。獸名。山海經海內北經:大封國有文馬。縞身朱鬣。目若黃金。名曰吉量。【注】一作良。
○ 量制。中國有石、斛、斗、升、勺、抄、撮、圭之別。法國有竏、竡、竍、竔、竕、竰、竓之別。英美液量有呏、夸、品。乾量有󱷠、呌、呏、夸、品之別。
解释○ 斗斛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
○ 容受事物之局度。擔當事物之才能也。程子遺書:或問量可學乎。
○ 度也。國語‧周語:釐改制量。
○ 限量也。論語‧鄕黨:惟酒無量不及亂。〔按酒戶大小亦曰量。〕
○ 審也。禮記‧少儀:量而后入。【注】量其事意合成否。
○ 分也。禮記‧禮運:月以爲量。
○ 滿也。呂覽‧期賢:其死者量於澤矣。
○ 數也。見周禮春官序官疏國語服注
○ 謂物善惡之舊法也。禮記‧月令:命工師令百工審五庫之量。
○ 受水之處也。荀子‧宥坐:其主量必平似法。
○ 通緉。雙也。世說新語:未知能著幾量屐。
○ 俗謂身體長短之量曰身量。
○ 俗謂能擔負艱鉅者曰有力量。


2451 页 第 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