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
達 异体字:【𠋽 㣵 达 達】解释
○ 行不相遇也。詩曰。挑兮達兮。見說文。【段注】今俗說不相遇。尙有此言。乃古言也。訓通達者。今言也。〔按詩毛傳曰。挑達。往來相見貌。與許說背。王筠曰。許君所以反毛義者。葢上二章不嗣音。是不來。下文不見。是不遇此靑衿矣。若忽言往來相見。則與上下文皆不類。故許不敢苟爲同也。集傳云。達、放恣也。集韻。本作㒓。引廣雅云。逃也。存參。〕
○ 通也。呂覽‧重己:理塞則氣不達。
○ 暢也。見莊子‧達生釋文。
○ 徹也。見釋名‧釋言語。
○ 猶曉也。論語‧顏淵:樊遲未達。
○ 通於物理也。論語‧雍也:賜也達。
○ 無滯於一方也。莊子‧齊物論:唯達者知通爲一。
○ 謂聽至遠也。書舜典:達四聰。
○ 聞之實也。論語‧顏淵:非達也。
○ 行也。素問五常政大論:土疎泄。蒼氣達。
○ 出也。史記‧樂書:區萌達。
○ 生也。詩生民:先生如達。
○ 芒也。見方言。
○ 進也。見後漢范升傳注。
○ 射也。詩載芟:驛驛其達。〔按箋云。出地也。與傳異義。〕
○ 穿也。淮南‧脩務:蹠達膝。
○ 決也。周禮小宰:小事則專達。
○ 致也。國語‧吳語:寡人其達王於甬句東。
○ 至也。國語‧晉語:奔而易達。
○ 因水入水曰達。書‧禹貢:達于河。
○ 旁通也。山海經大荒南經:四隅皆達。
○ 徧也。書召誥:則達觀于新邑營。集傳:則徧觀新邑所經營之位。
○ 通顯之名也。禮記‧聘義:孚尹㫄達。
○ 皆也。禮記‧禮器:君子達亹亹焉。
○ 宜也。詩長發:受小國是達。受大國是達。集傳:言其無所不宜也。
○ 具也。禮記‧樂記:非達禮也。
○ 夾室也。禮記‧內則:天子之閣左達五。右達五。
○ 窻也。文選‧張衡賦:八達九房。【注】八達、謂有室八窻也。
○ 謂長於淵幹。考工記‧弓人:恆角而達。
○ 羊子也。見詩生民箋。
○ 州名。本漢巴郡地。宋置達州。當今四川達縣治。又元水達達路。屬遼陽省。當今寧古塔地。
○ 達吏。察舉勤勞之小吏也。周禮大宰:七曰達吏。
○ 蟲達。人名。漢書‧功臣表:曲成圉侯。蟲達侯。入漢。定三秦。以都尉破項藉。
○ 達摩。天竺王子。佛氏之大師也。
○ 達賴。西藏僧之尊號。在前藏者曰達賴喇嘛。
○ 姓也。見廣韻引姓苑。又虜複姓三氏、後魏憲帝弟爲達奚氏。達勃氏。後改爲裒氏。周文帝達步妃、生齊煬王憲。見廣韻。
達 第 2292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