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
路 异体字:【𨱴 𡽘】解释
○ 道也。見說文。【段注】釋宮。一達謂之道路。此統言也。周禮澮上有道。川上有路。此晰言也。〔按集韻引說文。一曰道容三軌。〕
○ 途也。見爾雅‧釋宮。
○ 應也。見〔詩皇矣串夷載路箋。〕
○ 露也。言人所踐蹈而露見也。見釋名‧釋道。
○ 要地也。孟子‧公孫丑:夫子當路于齊。
○ 大也。詩生民:厥聲載路。
○ 失其常居也。管子‧四時:國家乃路。
○ 正也。離騷:旣遵道而得路。
○ 傾𡉏皃。荀子‧富國:田疇穢。都邑路。【注】路、謂無城郭牆垣也。
○ 猶事也。大戴記子張問入官:君子入官。行此六路。則身安譽至而政從矣。
○ 行文之條理也。如思路筆路。
○ 暴露也。荀子‧議兵:路亶者也。
○ 奔走也。孟子‧滕文公:是率天下而路也。
○ 四面鼓也。周禮鼓人:以路鼓鼓鬼享。
○ 車也。周禮巾車:王之五路。
○ 弓名。史記‧孝武紀:路弓乘矢。
○ 行爲之軌範亦曰路。孟子‧離婁:義、人之正路也。
○ 行政區域亦曰路。宋分天下爲各路。猶唐之分道。元之分省。
○ 路寢。正寢也。詩悶宮:路寢孔碩。
○ 路門者。大寢之門。考工記‧匠人:路門不容乘車之五。
○ 路室。客舍也。楚辭‧怨世:路室女之方桑兮。
○ 通輅。禮記‧月令:乘鸞路。
○ 通露。孟子‧滕文公:是率天下而路也。〔音義〕:路與露同。
○ 子路。人名。孔子弟子仲由之字。
○ 路得。人名。撒遜人。以改革宗敎著。生西曆一千四百八十八年。卒一千五百四十六年。英文Luther Mortin。
○ 姓也。本自帝摯之後。
解释累也。漢書‧楊雄傳:爾迺虎路三嵏。以爲司馬。【注】服虔曰。以竹虎落此山也。師古曰。落、纍也。以繩周遶之也。
路 第 2219 页 第 1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