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
親 异体字:【𡩁 𡪔 𢈥 𢾉 𧠍 𧠸 𧡘 𧡿 亲 媇 寴 儭】解释
○ 至也。見說文。【段注】至部曰。到者、至也。到其地曰至。情意懇到曰至。父母者、情之最至者也。故謂之親。
○ 愛也。孟子‧滕文公:信以爲人之親其兄之子。
○ 近也。見廣雅‧釋詁。
○ 長父兄也。禮記‧祭義:立愛自親始。敎民睦也。
○ 父母也。公羊莊三十二年:君親無將。
○ 族內也。禮記‧曲禮:兄弟親戚。
○ 九族也。左昭十四年傳:祿勳合親。
○ 緦服以內也。周禮掌戮:凡殺其親者焚之。
○ 謂在五屬之內。儀禮喪服記:親則月算如邦人。
○ 謂舅所生。禮記‧喪服小記:祔於親者。
○ 謂支子甥舅。國語‧鄭語:非親則頑。
○ 屬也。禮記大傳:親者、屬也。【疏】謂有親者。各以屬而爲之服。
○ 躬親也。公羊三十二年傳:辭曷爲與親弑者同。
○ 猶自也。禮記‧文王世子:則世子親齊玄而養。
○ 黨援也。左僖五年傳:輕則失親。
○ 比也。呂覽‧貴信:不能相親。
○ 襯也。言相隱襯也。見釋名釋親屬。
○ 民之結也。見國語‧晉語。
○ 仁恩也。荀子‧不苟:交親而不比。
○ 猶知也。國策‧秦策:不能親國事也。
○ 使之相親也。周禮大宗伯:以飮食之禮。親宗族兄弟。
○ 婚嫁也。周禮大司徒:以陰禮敎親。則民不怨。【注】謂男女之禮。婚姻以時。則男不曠。女不怨。
○ 姻也。見增韻。
○ 親家。婚姻相謂之稱。唐書蕭嵩傳:嵩子尙新昌公主。嵩妻入謁。帝呼爲親家。
○ 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也。見後漢馮衍傳注。〔按漢書注如淳曰。父子、從父昆弟、從祖昆弟、曾祖昆弟、族昆弟、爲六親。〕
○ 鬼親。國名。周書王會:正西崑崙。狗國鬼親。
○ 分親。以親疏爲分別。左桓二年傳:庶人工商。各有分親。釋文:親有平去兩音。〔按集韻震韻有七刃切。〕
○ 通新。禮記‧大學:在親民。【注】親、當作新。
○ 姓也。史記‧孟嘗君傳:齊王逐周最而聽親弗。【注】親弗。人姓名。〔按戰國策作祝弗。朱駿聲曰。此祝之誤字。〕
親 第 2380 页 第 2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