蠶
蠶 异体字:【𧉏 𧌩 𧑯 𧕽 䗞 䘉 蚕 蝅 蠺 䗝】解释
○ 吐絲蟲也。見說文‧䖵部。〔按蠶之種類甚多。有大小白烏斑色之異。喜燥惡溼。食而不飮。三眠三起。二十七日而老。自卵出而爲䖢。自䖢脫而爲蠶。蠶而繭。繭而蛹。蛹而蛾。蛾而卵。卵而復䖢。專食桑葉。製絲者蓋專用繭。重養者爲原蠶。俗呼魏蠶。紅蠶。蠶之已老者。爾雅云。蟓、桑繭也。卽今桑上野蠶。本草有石蠶。拾遺記有冰蠶。南州記有海蠶。草木子有雪蠶。述異記有華蠶。杜陽雜編有火蠶、水蠶。〕
○ 養蠶也。書‧禹貢:桑土旣蠶。
○ 地蠶。蠀螬也。見廣雅‧釋蟲。又草名。續博物志:地蠶、一名土蛹。生麥野中。方莖狹葉。有齒根連珠。狀似老蠶。
○ 蠶豆。豆名。見本草綱目。
○ 蠶鳥。鳥名。謝肇淛西吳枝乘:吳興四月有鳥飛。其聲曰著山看火。湖民謂之蠶鳥。
○ 蠶室。刑獄名。後漢光武紀:詔死罪繫囚。皆一切募下蠶室。【注】蠶室。宮刑獄名。有刑者畏風。須暖。作窨室蓄火如蠶室。因以名焉。
○ 蠶叢。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 蠶食。喩重斂民財也。詩碩鼠序:碩鼠。刺重斂也。國人刺其君重斂。蠶食于民。不修其政。又喩侵呑他國也。史記‧秦始皇紀:自繆公以來。稍蠶食諸侯。
蠶 第 1747 页 第 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