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ǎo;zào异体字:【𢂉 𦯨 𦷣 屮 艸 𦳕】解释
本作𦳱。說文:𦳱。草斗、櫟實也。一曰象斗子。【注】臣鉉等曰。今俗以此爲艸木之艸。別作皁字爲黑色之皁。案櫟實可以染帛爲黑色。故曰草。通用爲草棧字。今俗書皁。或从白从十。或从白从七。皆無意義。〔按桂注。草斗櫟實也者。釋木。櫟、其實梂。孫炎曰。櫟實、橡也。圖經云。橡實、櫟木子也。木高二三丈。三四月開黃花。八九月結實。結實爲皁斗。一曰象斗子者。玉篇引作樣斗。無子字。案玉篇。樣、栩實也。橡同上。是橡爲樣之俗體。寫者從俗作橡。校者因本書無橡字。改作象。本草綱目云。橡實一名皂斗。一名櫟梂。有二種。一種不結實者。其名曰棫。其木心赤。詩云瑟彼作棫是也。一種結實者。其名曰栩。其實爲橡。二者、樹小則聳枝。大則偃蹇。其葉如櫧葉。四五開月花如栗花黃色。結實如荔支核而有尖。其蒂有斗。包其半截。〕
解释○ 艸或字。類篇:艸。百芔也。或作草。〔按玉篇。草、同艸。廣韻集韻。草、艸或字。六書故、字彙、竝以草爲艸俗字。然經典相承作草久矣。未能遽正。〕
○ 地之毛也。左隱三年傳:澗谿沼沚之毛、【疏】草、是地之毛。
○ 穢也。呂覽‧任地:大草不生。
○ 造也。見廣雅‧釋言
○ 發始造端也。史記‧屈原傳:屈平屬草藁。
○ 字體之一。魏志衛凱傳:凱好古文鳥篆隸草。無所不善。〔按張旭號爲草聖。〕
○ 草創。猶言草昧。葢初謂之始矣。見匡謬正俗。〔按今謂草藁。本此意。〕
○ 草具、謂麄食草菜之饌具也。史記范睢蔡澤列傳:使舍食草具。
○ 草野。猶鄙陋也。史記‧老莊申韓傳:草野而居侮。
○ 生曰草。楚辭‧悲回風:草苴比而不芳。
○ 草昧。微物也。易屯:天造草昧。釋文董注:草昧、微物也。或曰。上古之世。地未懇闢。艽荒薆蔽。故曰草昧。
○ 本草。書名。帝王世紀:黃帝使岐伯嘗味草木。定本草經。〔按本草綱目所載。自神農本草經外。以本草名書者。凡數十家。韓保昇云。藥有玉石草木蟲獸。而云本草者。爲諸藥中草類最多也。〕
○ 草食。謂麞鹿之食草木也。呂覽‧本味:草食者羶。
○ 草蘇。藥煎也。素問移變氣:治以草蘇。【注】草蘇、謂藥煑也。
○ 草次。猶造次。春秋隱四年公及宋公遇于淸注:遇者草次之期。【疏】草次、猶造次、造次。倉卒。皆迫促不暇之意。
○ 草螽。蝗也。爾雅‧釋蟲:草螽負蠜。【注】詩云。喓喓草蟲。謂常羊也。釋文:陸機疏云。今人謂蝗子爲螽子。許愼云。蝗螽也。蔡邕云。螽蝗也。明是一物。草蟲、一名負蠜。一名常羊。
○ 草雚。帔雀也。見廣雅‧釋鳥
○ 草草。勞心也。詩巷伯:勞人草草。【箋】憂將妄得罪也。又雜亂不齊貌。見字彙。〔按俗謂苟簡之意。亦曰草草。或曰潦草、草率。〕
○ 姓也。漢草中。


1851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