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
肥 异体字:【𩇯 𦘺】解释
○ 多肉也。从肉卪。見說文。【注】肉不可過多。故从卪。
○ 體胖也。禮記‧禮運:膚革充盈。人之肥也。
○ 膏腴也。孟子‧吿子:則地有肥磽。
○ 厚味也。孟子‧梁惠王:爲肥甘不足於口與。
○ 猶厚也。國策‧秦策:而肥仁義之誡。
○ 盛也。見廣雅‧釋詁。
○ 水同出異歸也。詩泉水:我思肥泉。【疏】是衞水也。〔按爾雅。歸異出同流肥。釋名。所出同。所歸異。曰肥泉。本同出時所浸潤少。所歸各枝散而多。似肥者也。通訓定聲云。水經淇水注。本爾雅舍人注。謂異出同流。卽詩泉源之水。博物志謂之澳水。與毛傳郭注異。〕
○ 凡糞地可使成沃壤之物。皆曰肥料。
○ 水名。水經肥水注:肥水出九江成德縣廣陽鄕西。〔在今安徽鳳臺縣東北。〕
○ 國名。左昭十二年傳:秋八月壬午滅肥。【注】白狄也。曲陽縣西南有纍肥城。〔在今直隸藁城縣西南。〕
○ 縣名。史記‧高祖功臣年表:肥如。【注】縣名。屬遼西郡。〔當今直隸盧龍縣北。〕又九江郡合肥。見漢書‧地理志。【注】應劭曰。夏水出父城東南。至此與淮合。故曰合肥。〔卽今安徽合肥縣治。〕
○ 人名。左哀三年傳:則肥也可。【注】肥、康子也。
○ 肥遺。鳥名。山海經‧西山經:英山有鳥焉。其狀如鶉、黃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遺。
○ 牲畜皆曰肥。左桓六年傳:吾牲牷肥腯。服注:牛羊曰肥。〔按馬亦稱肥。漢書食貨志。乘堅策肥。豕亦稱肥。蔡邕獨斷。凡祭宗廟禮、牲之別名。豚曰腯肥。〕
○ 肥𧔥。蛇名。山海經‧西山經:太華之山有蛇焉。名曰肥𧔥。六足四翼。
○ 姓也。史記‧趙世家:先問先王貴臣肥義。
解释薄也。列子‧黃帝:口所偏肥。晉國黜之。
肥 第 1605 页 第 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