珊
珊 异体字:【𤩀 𤤪】解释
○ 珊瑚。色赤。生於海。或於山。見說文。【注】鍇按今人所謂珊瑚石也。色或靑或紅。高一二尺。裹之以繒帛。燒之亦不熱。蓋生海島之根。亦可刻琢以爲器爲樹者。乃交柯可愛。或只如今之太湖石。〔按珊瑚產于熱帶深海中。爲圓筩形小蟲。上端有口。下端附著於他物。生殖甚蕃。久而結成樹形。故世人皆以植物目之。其質堅硬似玉。故又有以爲玉石類者。凡海水熱度在六十八度以上者。珊瑚小蟲卽可殖居。生生不息。遂結成礁。甚且搆成㠀地。如美洲之佛里達半㠀是已。然在淡水濁水及急流中。此蟲皆不能生。故正對河口之珊瑚礁必中斷。其色分紅白二種。紅者世推珍品。裝飾多用之。〕
○ 珊珊。聲也。文選宋玉賦:拂墀聲之珊珊。
○ 媻珊。匍匐上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媻珊勃窣上金隄。
○ 闌珊。彫散貌。李後主詞: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解释俗字。
珊 第 1380 页 第 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