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
烏 异体字:【𠂶 𤚶 𥾪 乌 於】解释
○ 孝鳥也。象形。孔子曰。烏。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見說文‧烏部。〔按小爾雅、廣雅:鳥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小而腹下白不反哺者謂之雅烏。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燕烏。白脰鳥。也雅。烏鸒。也烏。呼小爾雅廣訓作烏乎。書洪範作嗚呼。漢書五行志作烏。嘑禮記大學作於戲。詩雲漢作於乎。漢書武帝紀作烏虖北。海相景君碑作歍歔。〕
○ 黑色曰烏。見韻會。
○ 安也。呂覽‧明理:烏聞至樂。
○ 猶焉也。見漢書‧司馬相如傳注。
○ 猶何也。見漢書‧賈誼傳注。
○ 烏烏。歌呼聲。漢書‧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注】烏烏。秦聲。關中舊有此曲。又歎其氣至也。素問寶命全形:見其烏烏。【注】烏烏。歎其氣至。
○ 烏江。水名。史記‧項羽紀:項王欲東渡烏江。【注】在牛渚。〔當今安徽和縣。〕
○ 烏泥。江名。在廣西忻城土縣西。見淸一統志。
○ 烏尤。山名。在今江蘇嘉定縣九頂山左。舊名烏牛。又烏聊。山名。在今安徽歙縣城內。一名富山。又烏充。山名。在今雲南阿迷縣東一十五里。又烏瞻。山名。在今浙江長興縣。又烏回。山名。在今浙江武康縣。又烏帶。山名。在今浙江諸曁縣北。又名烏笪。
○ 烏桓。國名。見漢書‧匈奴傳。〔按三國志。桓、作丸。地在今山西直隸邊境。〕又烏孫。國名。見漢書‧西域傳。〔按地在今伊犁河南特克斯河濱。〕又烏茶。天竺地名。見唐書天竺國傳。
○ 烏滸。南夷別名也。文選‧左思賦:烏滸狼㬻。
○ 烏程。縣名。〔按文選張協七命。乃有荆南烏程。豫北竹葉。注引荆州記曰。烏程鄕有酒極甘美。是烏程本以名鄕。繼以名酒。寰宇記云。古烏程能醞酒。故以名縣。今隸浙江吳興。〕又烏傷。縣名。又烏氏。縣名。漢屬安定郡。當今甘肅平涼縣西北。又唐烏州。羈縻關內道宜定府。當在甘肅舊慶陽府境。
○ 烏魯木齊。新疆地名。譯漢義爲好圍場。又烏梁海。烏里雅蘇臺。均蒙古要地。
○ 烏號。弓名。淮南‧原道:扞烏號之弓。【注】烏號。桑柘也。其材堅勁。烏峙其上。及其將飛。枝必橈下。勁能復巢。烏隨之。烏不敢飛。號呼其上。伐其枝以爲弓。故名。
○ 烏蓬。花名。酉陽雜俎:烏蓬葉如烏翅。俗呼爲仙人花。
○ 草名。本草綱目:烏草。一名鼠尾草。又烏韭。草名。山海經‧西山經:小華之山。其草有萆荔。狀如烏韭。【注】烏韭在屋者曰昔邪。在牆者曰垣衣。又烏足。草名。莊子‧至樂:陵舃得鬱棲則爲烏足。又烏箑。射干也。烏麮。葍也。見廣雅‧釋草。
○ 木名。本草綱目:烏木出海南雲南南蕃。葉似椶櫚。其木漆黑。
○ 烏頭。藥名。本草綱目:附子初生爲烏頭。象烏之頭也。附烏頭而生者爲附烏。如子附母也。〔按癸辛雜識。一歲爲側子。二歲爲烏喙。三歲爲附子。四歲爲烏頭。五歲爲天雄。〕
○ 貓一名烏員。見酉陽雜俎。
○ 烏賊。魚類。俗稱爲墨魚。酉陽雜俎:烏賊遇大魚。輒放墨方數尺。以混其身。
○ 姓也。齊大夫烏枚鳴。
解释烏秅。國名。見漢書‧西域傳。【注】烏、一加反。又音晏。
烏 第 916 页 第 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