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
滅 异体字:【𢛣 𢦹 灭 𣹹】解释
○ 盡也。見說文。【段注】此舉形聲包會意。〔按爾雅釋詁。滅、盡也。一切經音義引聲類。滅、盡也。〕
○ 絕也。見爾雅‧釋詁。
○ 沒也。國策‧西周策:前功盡滅。
○ 消也。楚辭‧初放:賢者滅息。
○ 除也。國語‧晉語:滅其前惡。
○ 熄也。書盤庚:其猶可撲滅。
○ 亡也。呂覽‧愼勢:以小畜大滅。
○ 掩也。荀子‧臣道:闇主妒賢畏能而滅其功。
○ 不見也。莊子‧應帝王:已滅矣。
○ 取其國曰滅。公羊莊十年傳:滅不言入。
○ 用大師曰滅。見左襄十三年傳。
○ 國雖存君死曰滅。春秋昭二十三年:胡子髡、沈子逞滅。〔按左穀經注同。公羊傳曰。君死于位曰滅。生得曰獲。〕
○ 令求不出謂之滅。見管子‧明法。
○ 滅裂。末略也。莊子‧則陽:治民焉勿滅裂。又斷其草也。莊子‧則陽:芸而滅裂之。又謂不熟也。莊子‧則陽:其實亦滅裂而報予。
○ 滅度。梵語。猶圓寂也。酉陽雜俎:一行和尙滅度矣。
○ 賓滅。猶擯滅也。史記‧周本紀:亦不賓滅。
○ 去滅。樂律名。後漢律曆志:中呂、上生執始。執始、下生去滅。
○ 通烕。詩正月:褒姒烕之。釋文:烕、本亦作滅。
滅 第 1057 页 第 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