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
溢 异体字:【洫 㳑】解释
米二十四分升之一也。一曰。滿手爲溢。儀禮一溢米。劉昌宗說。見集韻。
解释愼也。詩、假以溢我。徐邈讀。見集韻。
解释○ 器滿也。見說文。【桂注】一切經音義十六引字林。溢、滿也。廣雅。溢、滿也。釋詁。溢、盈也。
○ 出也。後漢陳寵傳:溢於甫刑者除之。
○ 流出也。史記‧封禪書:銀自山溢。
○ 過也。莊子‧人間世: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
○ 沒也。小爾雅廣詁:淫、溢沈、滅、沒也。〔按溢亦沈溺之意。〕
○ 奢泰也。孝經:滿而不溢。
○ 盛也。見廣雅‧釋詁。〔按中庸云。聲名洋溢。蓋言盛也。〕
○ 靜也。見爾雅‧釋詁。【疏】盈溢者宜靜。〔按溢與侐、恤、諡、謐、通。皆有靜義。〕
○ 愼也。見爾雅‧釋詁。義疏:詩假以溢我傳。愼也。正義引舍人曰。溢、行之愼也。
○ 有餘也。漢書‧東方朔傳:溢於文辭。
○ 猶益也。文選揚雄賦:溢以江河。
○ 二十四分升之一也。見集韻。〔按禮記喪大記。朝一溢米。莫一溢米。注云。一溢、爲米一升二十四分升之一。朱駿聲云。古量二斗七升。當今五升四合。則一溢當今二合稍贏。〕
○ 二十兩曰溢。儀禮喪服:朝一溢米。夕一溢米。〔按鄭注儀禮禮記同。小爾雅王煦疏云。儀禮所言。乃旣殯歠粥之米數也。溢原有二十兩之訓。但施之歠粥。則滿手之義爲長。〕
○ 二十四銖爲溢。鬼谷子本經陰符:若以溢稱珠。〔按王煦云。此則約略乎滿手之敷矣。〕
○ 滿手曰溢。見儀禮喪服傳釋文。〔按孔叢子雜訓。兩手曰掬。一手曰溢。〕
○ 匹溢。聲四散也。文選王襃賦:龢紛雜其匹溢。
○ 同泆。一切經音義:溢。古文泆同。
○ 同軼。書‧禹貢:溢爲滎。〔史記夏本紀作泆爲滎。漢書地理志作軼爲滎。〕
○ 通鎰。荀子‧儒效:屑然藏千溢之寶。〔按漢書食貨志。黃金以溢爲名。史記平準書作鎰。〕○ 通佾。漢書‧禮樂志:千童羅舞成八溢。【注】溢、與佾同。列也。
○ 通謐、恤。詩維天之命:假以溢我。〔說文言部作誐以謐我。左襄二十七年傳作何以恤我。〕
○ 省作洫。見集韻。
溢 第 1053 页 第 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