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豈也。漢書‧孫寶傳:掾部渠有人乎。
解释○ 詎或字。集韻:詎。未知詞也。或作渠。
○ 通遽。荀子‧修身:有法而無志。其義渠渠然。【注】渠渠。不寬泰之貌。渠讀爲遽。古字渠遽通。〔按匡謬正俗。遽與渠同。〕
解释○ 水所居也。从水榘省聲。見說文【王注】:史記河渠書。河者。天生之。渠者。人鑿之。曰厮二渠以引其河。仍是河道。又曰鄭國渠。則後世漑田之溝渠矣。
○ 坑也。見廣雅‧釋水
○ 溝也。呂覽‧上農:不敢渠地而耕。
○ 大也。書胤征:殲厥渠魁。【疏】渠、大。魁、帥。史傳因此謂賊之首領爲渠帥。〔按史記吳王濞傳、膠西爲渠率。率與帥同。朱駿聲曰。渠假借爲鉅字。亦作𨼽。廣雅釋言。𨼽。帥也。又荀子彊國。是渠衝入穴而求利也。【注】攻城之大車也。〕
○ 車輞也。考工記‧車人:渠三柯者三。【注】二丈七尺謂罔也。其徑九尺。〔按字亦作𨎶。廣雅釋器。𨎶、輞也。疏證云、渠與𨎶通。〕
○ 漸也。一曰甲名。淮南‧氾論:渠幨以守。
○ 樂曲名。國語‧魯語:令奏肆夏繁遏渠。【注】納夏一名渠。此三夏曲也。
○ 官名。唐書百官志:京畿有渠長。斗門長。諸州堤塸刺史。縣令以時檢行。而涖其決築。有埭則以下戶分牽。禁爭利者。
○ 水名。水經渠水:渠出滎陽北河。東南過中牟縣之北。又東至浚儀縣。〔案渠水、一名蒗蕩渠。卽今河南省之汴河。〕
○ 州名。唐置。屬山南道。領渠江流江潾江等三縣。按渠州因渠水而名。渠水卽古宕渠水也。又名濳水。或曰渝水。今因唐置縣名。故又名曰渠江。在四川渠縣境。渠州故城亦在于此。
○ 指他人之稱。〔焦仲卿妻詩〕:雖與府吏要。渠會總無緣。〔按字亦作𠍲。集韻𠍲下注。吳人呼彼稱通作渠。又渠儂。亦指他人之稱。通俗編。吳俗有稱我儂。指他人亦曰渠儂。古讀曲歌。冥就他儂宿。孟珠曲。莫持豔他儂。隋焬帝詩。箇儂無賴是橫波。他儂、箇儂、猶之云渠儂也。元好問有大是渠儂被眼謾句。〕
○ 渠挐。耙也。方言:耙。宋衞之間謂之渠挐。或謂之渠疏。〔按廣雅釋器。渠挐謂之耙。疏證曰。釋名、齊魯謂四齒耙爲欋。欋與渠挐、渠疏。皆語之轉也。集韻作淭挐。或作𣖪。通作渠。〕
○ 渠渠。盛也。見廣雅‧釋訓:又猶勤勤也。亦曰深廣貌。詩權輿:於我乎夏屋渠渠。
○ 軒渠。笑貌。後漢薊子訓傳:軒渠笑悅。〔按朱駿聲云。軒渠、兩手高舉也。後儒用爲笑皃。失之。存參。〕
○ 渠股。胼脚也。山海經海內經:韓流麟身渠股。【注】渠車輞。言胼脚也。
○ 渠豬。山名。又水名。山海經‧中山經:渠豬之山。渠豬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畢注:卽渠山也。括地志云。雷首山亦名渠山。又云薄山。亦名豬山。經文說此去薄山方三十五里。蓋薄山之異名。
○ 渠蒢。地名。左定十五年傳:齊侯衞侯次于渠蒢。〔公羊傳作𨙊。穀梁傳作蕖。〕
○ 渠弭。裨海也。國語‧齊語:渠弭於有渚。
○ 私渠。北海也。見駢雅釋地訓籑:初學記地部海第二。按北海大海之別有瀚海。瀚海之南則有渤鞮海。伊連海。私渠海。【注】後漢梁諷說北單于。單于喜。卽將人眾與諷俱還到私渠海。
○ 渠搜。古西戎國名。見〔書禹貢渠搜傳。〕〔按正義分渠搜爲二國。穆天子傳作󱵙溲。〕又縣名。漢置。屬朔方郡。當今鄂爾多斯右翼後旗。黃河東岸之東。又北魏縣名。屬夏州代名郡。當今陝西境。
○ 義渠。羌種名。後漢西羌傳:是時義渠大荔最强。築城數十。皆自稱王。
○ 渠勒。西域國名。漢書‧西域傳:渠勒國王治鞬。都城去長安九千九百五十里。東與戎盧、西與婼羌、北與扞彌、接。
○ 渠犂。西域國名。漢書‧西域傳:渠犂東北與尉犂、東南與且末、南與精絕接。西有河。至龜茲五百八十里。
○ 宛渠。古國名。拾遺記: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
○ 渠眉。玉飾之溝瑑也。周禮典瑞:駔圭璋璧琮琥璜之渠眉。
○ 渠門。旂名。管子‧小匡:渠門赤旂。
○ 犀渠。楯名。文選‧左思賦:戶有犀渠。
○ 渠荅。鐵蒺藜也。漢書‧鼂錯傳:具藺石。布渠荅。
○ 雝渠。鳥名。爾雅‧釋鳥:䳭鴒雝渠。釋文:渠、本作𪆂。
○ 渠母。藥名。庶物異名疏:貫眾一名渠母。
○ 夫渠。荷名。詩澤陂傳:荷。夫渠也。釋文:渠、本作蕖。
○ 渠黃。駿馬名。穆天子傳:天子之駿赤驥盜驪白義踰輪山子渠黃華驑綠耳。
○ 渠略。蟲名。爾雅‧釋蟲:蜉蝣渠略。釋文:渠、本作蟝。
○ 車渠。蛤屬。產海中。本草綱目:韻會云。車渠。大貝也。背上壟文如車輪之渠。故名。大者長二三尺。闊尺許。厚二三寸。𣪛外溝壟如蚶㱿而深大。皆縱文。如瓦溝。無橫文也。殼內白晳如玉。番人以飾器物。謬言爲玉石之類。楊愼丹鉛錄云。車渠作盃。注酒滿過一分不溢。試之果然。〔按古人誤作玉石類。字亦从石。廣雅釋地。硨磲。石之次玉。魏文帝車渠椀賦序云。車渠。玉屬也。多纖理縟文。生於西國。其俗寶之。〕
○ 姓也。史記年表:漢渠復縈。又義渠。複姓。後漢西羌傳:宣帝時遣光祿大夫義渠安國。覘行諸羌。【注】義渠。姓也。又沮渠。複姓。正字通:沮渠、匈奴官名。因以爲姓。


1029 页 第 1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