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
洞 异体字:【䆚 硐】解释
○ 疾流也。見說文。【段注】此與辵部迵、馬部駧、音義同。引伸爲洞達。爲洞壑。
○ 深也。〔文選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 中空也。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心氣內洞。
○ 通也。文選‧左思賦:重闈洞出。
○ 貫也。南史蔡道恭傳:道恭用四石烏弓射。所中皆洞甲飮羽。
○ 蠻獠所在地也。唐書馮盎傳:羅竇諸洞獠叛。
○ 洞簫。簫之無底者也。見初學記引三禮舊圖。
○ 洞戶。謂戶相當也。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戶。
○ 港洞。相通貌。文選馬融賦:港洞坑谷。
○ 鴻洞。相連貌。文選王襃賦:風鴻洞而不絕兮。〔按文選枚乘七發虹洞兮蒼天。義同。〕
○ 水名。水經沔水注:洞水又西南流注於沔水。又洞水溪。在今湖南辰溪縣西五十里。源出大西洞。洞在縣西二十里。
○ 洞過。水名。水經注洞過水:水出沾縣北山。縣當今山西平定縣南。
○ 洞庭。湖名。水經澧水注:澧水流注於洞庭。俗謂之曰澧江口。〔按在今湖南巴陵縣西南。宋儒以爲禹貢九江也。〕又山名。山海經‧中山經: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按名君山。在洞庭湖心。〕
解释○ 洪洞。縣名。隋置。屬臨汾郡。宋屬平陽府。後均因之。卽今山西洪洞縣。
○ 洚洞。水無厓貌。見集韻。
解释○ 洞洞。質慤之貌。見〔禮記禮器洞洞乎其敬也疏。又無形之貌。淮南‧天文:洞洞〕:灟灟。又委順貌。淮南‧氾論:洞洞屬屬。又驚肅也。漢書‧谷永傳:洞洞屬屬。又孝敬心至也。見集韻。
○ 洞然。恭敬之貌。見荀子‧非十二子注。
洞 第 988 页 第 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