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
岐 异体字:【𡹉 㟚 㞿】解释
○ 𨙸或字。說文‧邑部:𨙸或从山支聲。因岐山以名之也。【段注】𨙸或者。岐之或字。謂岐卽𨙸邑之或體也。又云因岐山以名之。則又𨙸邑岐山畫爲二字矣。考岐山見於夏書雅頌。漢志𨙸邑。因岐山以名。𨙸邑可作岐。岐山不可作𨙸。薛綜注西京賦引說文。岐山在長安西美陽縣界。山有兩岐。因以名焉。此說文山部原文也。山有兩岐。當作山有兩枝。山有兩枝。故名曰岐山。疑後人移入於此。而删改之。學者讀此可以删邑部之𨙸。專入山部矣。〔六書故云。岐山一在今鳳翔府岐山縣天興縣。禹貢所謂導汧及岐是也。又狐岐山在今汾州介休縣。勝水出焉。東北會于汾。禹貢所謂治梁及岐是也。按在今陝西岐山縣東北。〕又狐岐山在今山西孝義縣西。向屬介休。
○ 州名。春秋及戰國時爲秦都。漢爲右扶風。魏置雍城鎭。又改爲岐州。因山而名。卽今陝西鳳翔等八縣地。
○ 水名。寰宇記:岐水源出普潤縣。東南流入漆水。〔在今陝西麟遊縣西。〕
○ 竝出之路也。釋名‧釋道:二達曰岐旁。物兩爲岐。在邊爲旁。此道竝通出似之也。〔按六朝以來。岐路多从止。故今本爾雅作歧。〕
○ 意有所知也。詩生民:克岐克嶷。朱熹集傳:岐、嶷、峻茂之狀。
○ 姓也。黃帝臣岐伯。唐段秀實將吏岐靈岳。
岐 第 365 页 第 1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