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
波 解释
同陂。漢書‧江都易王傳:後遊雷波。天大風。【注】波讀爲陂。
解释循水行也。漢書‧西域傳: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爲南道。〔按後漢班超傳注。波、傍也。音詖。〕
解释○ 水涌流也。見說文。
○ 流也。國語‧晉語:其波及晉國者。君之餘也。
○ 華也。楚辭‧招魂:目曾波些。
○ 跑也。李翊俗呼小錄:跑謂之波。立謂之站。
○ 尊老者之敬稱也。范成大吳船錄:蜀中稱尊老者爲波。有天波日波、月波、雷波者。皆尊之之謂。此王波。蓋王老、或王翁也。
○ 高下貌。見〔莊子外物夫孰能不波釋文。〕
○ 語助辭。元人曲科白中常用波字爲助語助。如來波、去波、之類。
○ 水名。通播。書‧禹貢:滎波旣豬。〔疏云。馬鄭王本皆作播。謂此澤名滎播。又、爾雅釋水。水自河出爲灉。洛爲波。義疏云。水經注洛水又東。門水出焉。爾雅所謂洛別爲波也。職方鄭注。波讀爲播。按禹貢滎波。正義引馬鄭皆作滎播。是播、波、古字通。〕
○ 書法稱捺曰波。通雅器用:右軍書衞夫人筆陣圖後曰。繇弟子宋翼、言一波三過折筆。又言擲筆安點。惟章艸及章程行狎不作此勢。惟用擊石波而已。擊石波。缺波也。八分有隼尾波。凡言波。今所謂捺。
○ 縣名。屬河內郡。見漢書‧地理志。
○ 寧波。郡名。廣輿記:寧波府。屬浙江。本越甬東地。隋曰越州。唐曰明州。明曰寧波府。〔餘詳寧字。〕
○ 波波。水聲也。〔岑參詩〕:終日獨波波。
○ 波盪。搖動也。文選‧張衡賦:河渭爲之波盪。
○ 奔波。勞役也。〔韓愈表〕:老少奔波。棄其業次。
○ 流波。目視貌。文選宋玉賦:若流波之將瀾。又山名。山海經大荒東經:東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
○ 橫波。言目邪視。如水之橫流也。文選傅毅賦:目流睇而橫波。
○ 波斯。國名。在亞洲西部之中央。英文Persia。
波 第 980 页 第 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