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
油 解释
○ 水名。說文:油水出武陵孱陵西。東南入江。通訓定聲:今湖北荆州府公安縣北。舊有油口。今雖湮沒。而虎渡口北、江之南岸、有支津。南通公安諸湖水。古油水當在其間也。〔按水經曰。油水出武陵孱陵縣西界。東過其縣北。又東北入于江。據此。許云東南入江。當作東北入江矣。今湖北公安縣西二十五里。有孱陵故城。〕
○ 山名。在今廣東南雄縣城東一百二十里。
○ 物體中膏液。製爲食品、或燃料者也。如植物中茶油、杏油、豆油、菜油、麻油、落花生油。動物中牛油、羊油、猪油、鯨魚油。礦物中煤油等。
○ 油油。流貌。楚辭‧惜賢:油油湘江長流汩兮。又悅敬貌。禮記‧玉藻:三爵而油油以退。又物光悅貌。史記‧宋微子世家:禾黍油油。又雲行貌。史記‧司馬相如傳:雲之油油。又麻肥也。文選‧左思賦:油油麻紵。又浩浩之貌。孟子‧公孫丑:故油油然與之偕。
○ 油然。物始生好美貌。禮記‧祭義:則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又不進貌。家語‧五儀: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又雲興貌。孟子‧梁惠王:天油然作雲。
○ 油素。箋簡名也。文選任昉表:人蓄油素。家懷鉛筆。
○ 油壁。車名也。齊書鄱陽王鏘傳:制局監謝粲、說鏘及隨王子隆曰。𣪫下但乘油壁車入宮。
○ 油帽。西域婦人之帽也。宋史高昌國傳:俗好騎射。婦人戴油帽。謂之蘇幕遮。
○ 油橘。橘之一種。韓彥直橘錄:油橘皮似以油飾之。中堅而外黑。
○ 通由。大戴記文王官人:喜色由然以生。【注】當爲油。油然、新生好貌。
解释○ 浩油。地名。公羊定四年:公及諸侯盟於浩油。【注】油、一音羊又反。
○ 同釉。物有光也。蔡襄茶錄:珍膏油其面。
油 第 972 页 第 8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