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i;;解释
○ 鞠也。見說文【段注】釋木曰。柏椈。雜記。暢臼以椈。鄭曰。椈者、鞠之俗字。〔按六書精蘊。柏、陰木也。木皆屬陽。而柏向陰。指西。蓋木之有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又按柏有多種。側柏、爲小木本。能作盆栽品。高者六七尺至丈餘。低者僅二三尺而已。小葉如鱗。界似扁柏。而爲平面側立形。無葉面葉背之分。春日開花。結實如毬。扁柏、爲喬木。山中到處有之。其鱗狀之小葉。與莖密接。全不舒放。夏際開花。結毬果。花柏、自生山野。爲喬木。形似扁柏。惟鱗葉較大葉端舒放爲異。此外尙有叢柏、竹柏、羅漢柏、瓔珞柏、各種。〕
○ 伯也。大也。見釋名‧釋車
○ 廹也。白虎通宗廟:柏者所以自廹促。
○ 鬼之廷也。見漢書‧東方朔傳
○ 山名。水經洛水注:洛水出洛陽縣漳山。亦言出梓潼縣柏山。
○ 水名。水經汝水注:滶水東入父城縣。與柏水會。柏水出魯陽北山。〔按魯陽卽今河南魯山縣。柏水當出縣境。〕
○ 國名。路史國名紀:柏皇後。皇帝臣柏高。春秋之柏子國。楚城之。今蔡之西平有柏亭。寰宇九域云。古柏國。〔當今河南西平縣西境。〕
○ 桐柏。縣名。隋置。屬淮安郡。後均因之。今隸河南省。又山名。書‧禹貢:導淮自桐柏。【注】在南陽之東。〔山在今河南桐柏縣西南三十里。〕
○ 柏人。地名。左哀四年傳:納荀寅於柏人。〔按史記張耳傳。柏人者。廹於人也。不宿而去。地卽春秋晉邑。當今直隸唐山縣西。〕
○ 柏林。堡名。宋置。屬陝西永興路綏德軍。當在陝西綏德縣境。又德意志國之都名。英文Berlin。
○ 柏臺。御史臺也。蘇軾詩:柏臺霜氣夜淒淒。〔按漢書朱博傳。御史府中列柏樹。常有野烏數千。棲宿其上。晨去暮來。號朝夕烏。故世稱御史臺曰柏臺、烏臺。或曰柏府、烏府。〕
○ 卷柏。草名。本草綱目:卷柏宿根。紫色多鬚。春生。苗似柏葉而細。卷攣如雞足。高三五寸。無花。子多生石上。
○ 玉柏。草名。本草綱目:生石上。如松。高五六寸。紫花。此卽石松之小者。人皆采置盆中。養數年不死。呼爲千年柏。萬年松。
○ 柏拉圖。人名。希臘哲學家。耶穌紀元前四百二十九年。生於雅典。爲梭格拉底弟子。著有共和政治。論敎育與國家密切之關係。英文P_latom。
○ 通廹。漢書‧溝洫志魚弗鬱兮柏冬日。【注】柏、與廹同。
○ 通伯。書舜典:伯與。〔漢書古今人表作柏譽。〕
○ 或作栢。詩柏舟序釋文:柏字又作栢。
○ 姓也。姓氏書校勘記:柏皇氏之後。柏亮父爲顓頊師。柏招爲帝嚳師。柏景爲周太僕正。漢有柏直、柏始昌。又柏侯。複姓。姓氏書校勘記:柏成子高。堯時諸侯。因氏焉。漢有尙書郞柏侯雋。


1148 页 第 9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