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
末 解释
○ 木上曰末。从木从丄。見說文。〔按他本。从木、一在其上。六書故曰。末木之窮也。故因之爲末殺末減末略。末、蔑、莫、聲相通。故又與蔑莫同義。〕
○ 端也。淮南‧墬形:末有十日。其華照下地。
○ 緖也。隨也。見方言。
○ 逐也。見廣雅‧釋詁。
○ 垂也。衰也。見廣雅‧釋言。
○ 遠也。楚辭‧離世:退伏於末庭。
○ 老也。禮記‧中庸:武王末受命。
○ 終也。書立政:我則末惟成德之彥。
○ 淺也。公羊桓十五年傳:末言爾。
○ 薄也。左昭十四年傳:不爲末減。
○ 小也。呂覽‧精諭:淺智之所爭則末矣。
○ 不經根本也。文選‧張衡賦:末學膚受。
○ 無也。論語‧子罕: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 猶忽也。禮記‧文王世子:命膳宰曰末有原。
○ 猶未也。禮記‧檀弓:末之卜也。〔王引之云。末猶未也。〕
○ 元首曰末。見周書武順。
○ 四肢也。左昭元年傳:風淫末疾。
○ 柱地頭也。禮記‧曲禮:獻杖者執末。
○ 商賈也。史記‧秦本紀:上農除末。
○ 戲劇腳色之一。參閱丑字。
○ 今米粉麪勃之類曰末。見說文通訓定聲。
○ 大末。縣名。漢置。屬會稽郡。今爲浙江龍游縣治。
○ 且末。國名。漢書‧西域傳:且末國王治且末城。〔當今新疆省哈密地。〕
○ 姓也。古今姓氏書辯證:本姓秣。避難去禾爲末氏。
解释同幦。荀子‧禮論:絲末。【注】與幦同。
末 第 1126 页 第 2 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