斂
斂 异体字:【敛 歛 襝】解释
○ 收也。見說文。
○ 聚也。書洪範:斂時五福。
○ 藏也。周禮繕人:旣射則斂之。
○ 賦也。周禮司稼:以年之上下出斂灋。
○ 取也。見廣雅‧釋詁。
○ 縮也。史記‧春申君傳:秦楚合而爲一以臨韓。韓必斂手。
○ 減也。史記‧趙世家:斂三百里。
○ 約束也。漢書‧陳咸傳:皆令閉戶自斂。不得踰法。
○ 猶還也。周髀算經:日道發斂之所生也。
○ 衣尸曰小斂。以尸入棺曰大斂。棺之入坎爲斂。竝見禮記喪大記注。〔俗作殮。非。〕
○ 數學自多漸少曰斂。如斂級數。謂級數逐項遞減也。
○ 凝聚而不發散曰斂。如藥性之酸斂、濇斂、是也。
○ 州名。唐置。羈縻劒南道。當今四川茂縣地。本徼外斂才羌地。故名。
○ 無斂。水名。水經存水注:周水又東逕牂牁郡之無斂縣北。而東南與無斂水合矣。〔按當在今廣西懷遠縣境。〕
○ 五斂子。藥名。一名楊桃。見本草綱目。
○ 拜稱斂衽。國策‧楚策:一國之眾見君莫不斂衽而拜。〔天香樓偶得云。今世女人拜斂衽。衣之有衽。非女人所專也。男子亦稱斂衽。〕
○ 姓也。姚秦有輔國將軍斂憲。又公斂。複姓。春秋時有公斂處父。
解释地名。左僖二十八年傳:晉侯齊侯盟于斂盂。【注】衞地。〔按今直隸開縣西南有斂盂聚。〕
斂 第 891 页 第 3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