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jiè;shè;shí解释
○ 掇也。見說文。〔今具言掇拾。〕
○ 收也。歛也。見廣韻。〔今具言收拾。〕
○ 遂也。詩車攻:决拾旣佽。:决、所以鉤弦也。拾、遂也。〔按儀禮鄕射禮。袒决遂。鄭注。射韝也。以韋爲之。所以遂弦者也。其非射時則謂之拾。、拾歛也。所以蔽膚歛衣也。〕
○ 取也。如云拾芥、拾遺、拾金之類。
○ 拾室。劍削也。見集韻。〔按凡刀劍室、通謂之削。廣雅釋器。拾。劍削也。疏證本作㭘。引說文、㭘。劍柙也。王說是。存參。〕
○ 拾沒。俗作什麽。集韻:不知而問曰拾沒。
○ 拾遺。官名。唐書百官志:補闕拾遺。掌供奉諷諫。
○ 拾瀋。諭事之難成也。左哀三年傳:無備而官辦者。猶拾瀋也。【注】猶拾汁終不可得。
○ 官文書借爲數目之十字。
解释更也。禮記‧投壺:左右吿矢具。請拾投。【疏】賓主更遞而投也。
解释涉也。躡足升也。禮記‧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626 页 第 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