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𢑏 𢫽 𢬃 億 印 噫 懿】解释
○ 按也。从反印。抑俗从手。見說文‧印部【段注】用印必向下按之故字從反印。淮南齊俗訓云。若璽之抑埴。正與之正。傾與之傾。璽之抑埴。卽今俗云以印印泥也。此抑之本義也。引伸之爲凡按之稱。內則。而敬抑搔之。注云。抑。按也。
○ 遏也。後漢明帝紀:章奏若有過稱虛譽。尙書宜抑而不省。
○ 塞也。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
○ 治也。孟子‧滕文公:昔者禹抑洪水。
○ 下也。史記‧屈原傳:俛詘以自抑。
○ 屈也。史記‧叔孫通傳:皆伏抑首。
○ 貶也。國語‧楚語:而爲之聳善而抑惡焉。
○ 逼也。漢書‧賈誼傳:不使人捽抑而刑之也。
○ 損也。書無逸:克自抑畏。
○ 推也。禮記‧學記:强而弗抑。
○ 枉也。國語‧晉語:叔魚抑刑侯。
○ 退也。後漢班固傳:不抑抗。
○ 止也。淮南‧本經:抑淢怒瀨。以揚激波。
○ 沒也。淮南‧本經:民之滅抑夭隱。
○ 安也。見方言箋疏:廣雅。抑。安也。墨子親士篇。三子之能達名成功於天下也。皆於其國抑而大醜也。案抑而大醜。卽安其大眾也。
○ 美也。詩猗嗟:抑若揚兮。
○ 意也。漢書‧敍傳:其抑者縱橫之事、復起於今乎。
○ 疑詞。左昭八年傳:抑臣又聞之。
○ 怨詞。詩十月之交:抑此皇父。【箋】抑之言噫。噫是皇父。疾而呼之。
○ 發語詞。左昭十三年傳:抑齊人不盟。若之何。
○ 反語詞。孟子‧梁惠王:抑王興甲兵。
○ 亦然之詞。詩叔田于:抑磬控忌。抑縱送忌。
○ 轉換之詞。論語‧學而:求之與。抑與之與。
○ 通懿。國語‧楚語:作懿戒以自警。【注】懿。詩大雅抑之篇。
○ 抑抑。美也。詩假樂:威儀抑抑。又愼密也。詩賓之初筵:威儀抑抑。
○ 抑亦。亦詞之轉也。論語‧子路:抑亦可以爲次矣。〔王引之云〕:或作意亦。或作噫亦。或作億亦。聲義並同也。


610 页 第 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