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ēng;pián;píng;bìng异体字:【𠀒 𤔁 𠀭】解释
○ 本作𠀒。說文‧亏部:𠀒。語平舒也。从亏八。八分。也。【段注】引伸爲凡安舒之稱。
○ 坦也。易泰:无平不陂。
○ 治也。書‧大禹謨:地平天成。
○ 治之也。詩皇矣:修之平之。
○ 和也。左僖十二年傳:齊侯使管夷吾平戎於王。
○ 易(音異)也。見爾雅‧釋詁
○ 成也。見爾雅‧釋詁。〔按廣雅釋詁義同。〕
○ 賦也。見廣雅‧釋言
○ 正也。周禮大司馬:中春敎振旅。司馬以旗致民。平列陳如戰之陳。
○ 齊等也。詩伐木:終和且平。
○ 樂聲不相踰越也。國語‧周語:樂從和。和從平。
○ 解怨和好也。左桓六年傳:始平於齊也。
○ 安定亂事也。後漢馮異傳:今之征伐。非必略地屠城。要在平定安集之耳。
○ 歲稔也。漢書‧食貨志:再登曰平。三登曰太平。
○ 平服也。詩江漢:四方旣平。【疏】四方旣已平服。
○ 祭山曰平。見〔書禹貢蔡蒙旅平傳。〕
○ 大野曰平。見爾雅‧釋地【疏】大野之澤一名平。
○ 廣平曰原。高平曰陸。見爾雅‧釋地
○ 斗建十二値日之一。淮南‧天文:巳爲平。詳建字
○ 平平。猶言無奇也。後漢班超傳:任尙曰。我以班君當有奇策。今所言。平平耳。
○ 平國。承平守成之國也。周禮大司寇:刑平國用中典。
○ 平生。猶言少時。見論語憲問集解孔注
○ 醫經謂不病曰平人。見素問平人氣象論注
○ 平賦相準曰平準。史記‧平準書索隱:以均天下郡國輸斂。貴則糶之。賤則買之。平賦以相準。輸歸于京師。故曰平準。
○ 平聲。四聲之一。四聲五音九弄反紐圖序:平聲者哀而安。
○ 平方。算術家推演面積之名。
○ 優人口說前代軼事。謂之平話。見四庫全書提要雜史類附注
○ 嘉平。臘之異名。史記‧秦始皇紀:秦更名臘曰嘉平。
○ 華平。瑞木名。宋書符瑞志:華平。其枝平正。王者有德則生。
○ 天平。所以衡物者。宇俗書作秤。
○ 廷尉平。漢官名。見漢書‧宣帝紀。又平章事。唐官名。見唐書百官志
○ 平假名。日本伊呂波四十七文字之稱。其用漢字偏旁書之者。曰片假名。
○ 平和會。建於荷蘭首都。亦稱海牙平和會。在解决各國爭訴事件。
○ 縣名。漢置。屬河內郡。當今河南孟津縣東。又州名。屬河北道。當今直隸盧龍等縣地。又宋置平州。後廢。在今廣西三江縣。
○ 山名。山海經‧北山經:平山。平水出於其上。潛于其下。是多美玉。
○ 太平。洋名。起自柏林海峽東南。訖於暹羅海濳。爲太平洋。英文Pacific Ocean。
○ 平壤。韓國之西京。本箕子故都。甲午之役。日兵由漢城進據平壤。卽此地。
○ 姓也。晏平仲之後。又平陵。平寧。俱複姓。
解释○ 平平。辨治也。書洪範: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 通便、辨。書堯典:平章百姓。〔史記五帝紀作便章。詩采菽正義引書傳作辨章。〕
解释市中平價者也。法言學行:一鬨之市。必立之平。


558 页 第 5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