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
幡 解释
○ 書兒拭觚布也。見說文。【段注】觚以學書或記事。若今書童及貿易人所用粉版。旣書可拭去再書。楊雄齎油素四尺。亦謂素之可拭者也。拭觚之布謂之幡。亦謂之㠾。反覆可用之意。
○ 幟也。漢書‧鮑宣傳:博士弟子濟南王咸舉幡太學下。
○ 反也。孟子‧萬章:旣而幡然改曰。〔按荀子大畧。君子之學如蛻。幡然遷之。【注】幡、與翻同。〕
○ 幡亦薄也。呂覽‧觀表:錄圖幡薄。
○ 幡幡。失威儀貌。詩賓之初筵:威儀幡幡。又猶翩翩也。詩巷伯:㨗㨗幡幡。又瓠葉貌。詩瓠葉:幡幡瓠葉。
○ 幡纚。飛揚貌。史記‧司馬相如傳:落英幡纚。
○ 三幡。色、一也。色空、二也。觀、三也。文選孫綽賦:消一無於三幡。【注】言三幡雖殊。消令爲一。同歸於無也。卻敬輿與謝慶緖書。論三幡義曰。近論三幡。諸人猶多欲旣觀色空。別更觀識。同在一有。而重假二觀。於理爲長。然敬輿之意。以色空及觀爲三幡。識空及觀亦爲三幡。
幡 第 411 页 第 2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