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体字:【𡗝 㹫 侇 𡰥】解释
○ 平也。从大。从弓。東方之人也。見說文
○ 平也。左成十六年傳:將塞井夷竈而爲行也。
○ 易也。詩節南山:君子如夷。
○ 常也。詩皇矣:串夷載路。
○ 儕也。禮記‧曲禮:在醜夷不爭。
○ 陳也。禮記‧喪大記:奉尸夷于堂
○ 悅也。詩風雨:旣見君子。云胡不夷。
○ 喜也。離騷:陶壅羡余術兮可夷。
○ 明也。見玉篇
○ 敬也。見玉篇
○ 毀也。國語‧周語:是以人夷其宗廟。
○ 傷也。左襄二十六年傳:王夷師熸。
○ 滅也。荀子‧君子:故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
○ 殺也。左隱六年傳:芟夷蘊崇之。
○ 創也。左成十六年傳:察夷傷。服注:金創曰夷。
○ 除也。漢書‧酷吏傳序:呂氏已敗。遂夷封侯之家。
○ 敡也。見廣雅‧釋詁
○ 倨也。荀子‧脩身:不由禮。則夷固僻違。
○ 大也。詩有客:降福孔夷。
○ 鋤類也。管子‧小匡: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
○ 觝也。爾雅‧釋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蠻。謂之四海。【注】九夷在東。【疏】風俗通云。東方人好生。萬物觝觸地而出。夷者觝也。東夷傳。夷有九種。田夷、畎夷、一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又一曰玄菟。二曰樂浪。三曰高驪。四曰滿飾。五曰鳬更。六曰索家。七曰東屠。八曰倭九。人曰天鄙。
○ 圻也。要服之地也。周禮大司馬:方千里曰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衞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鎭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 發聲。孟子‧盡心:夷考其行而不掩焉者也。
○ 無色曰夷。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夷。
○ 明夷。卦名。離下。坤上。易明夷:明入地中明夷。
○ 夷則。十二律之一。屬於律。申之氣也。七月建焉。而辰在鶉尾。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其音商。律中夷則。【注】孟秋氣至。則夷則之律應。夷則者。大呂之所生也。三分去一。律長五寸七百二十九分寸之四百五十一。周語曰。夷則所以用謌九則。平民無貳。
○ 夷俟。展足箕坐也。論語‧憲問:原壤夷俟。
○ 夷猶。猶豫也。楚辭‧湘君:君不行兮夷猶。
○ 夷靡。頽弛也。文選‧潘岳賦:或乃崇墳夷靡。
○ 夷庚。藏車之所。文選陸機論:旋皇輿於夷庚。又吳晉往來之要道。左成十八年傳:以塞夷庚。
○ 留夷。香草也。離騷:畦留夷與揭車兮。
○ 辛夷。香草也。楚辭‧湘夫人:辛夷楣兮藥房。
○ 夷羊。神獸也。國語‧周語:夷羊在牧。
○ 女夷。風神名。淮南‧天文:女夷鼓歌以司天和。又花神名。庶物異名疏:花神名女夷。乃魏夫人弟子。
○ 鴟夷。革囊也。史記‧越世家:范蠡、浮海出齊。變姓名。自號鴟夷子皮。索隱:韋昭曰。鴟夷、革囊也。或曰。生牛皮。又酒器。揚雄酒賦:鴟夷滑𥡴。腹大如壺。盡日盛酒。人復藉沽。
○ 希夷。靈芝也。古今注:靈芝。一名壽潛。一名希夷。
○ 讐夷。孰視不言貌。淮南‧道應:言未卒。齧缺繼以讐夷。
○ 威夷。長貌。文選嵇康賦:臨迴江之威夷。
○ 冶夷。妖媚貌。文選‧木華賦:羣妖遘迕。眇䁘冶夷。
○ 執夷。獸名。陸璣詩疏:貔似虎。或曰似熊。一名執夷。一名白狐。遼東人謂之曰白羆。
○ 阿夷。婦人稱。通典:獠國丈夫稱阿謩。阿段。婦人稱阿夷阿等。
○ 玆夷。龜屬。嶺表異錄:蟕蠵、俗謂之茲夷。
○ 馮夷。水神名。河伯也。莊子‧大宗師:馮夷得之以游大川。〔按山海經郭璞江賦並云冰夷。穆天子傳云無夷。〕又古之能御陰陽者。淮南‧原道:馮夷泰丙之御也。
○ 陵夷。猶穨替也。漢書‧成帝紀: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注】師古曰。言其穨替若丘陵之漸平也。又曰陵遲。亦言如丘陵之逶遲稍卑下也。
○ 克毅秉政、安心好靜、並曰夷。見周書諡法
○ 姓也。見古今姓氏書
○ 古國名。左隱元年傅:紀人伐夷。【注】夷國在城陽壯武縣。〔按壯武縣漢置。屬膠東國。當今山東卽墨縣。〕
○ 地名。左僖二十三年傳:楚伐陳。遂取譙夷。【注】夷、一名城父。〔按城父在今河南項城縣北五十里。〕
○ 水名。夷水出襄陽及康狼二山之間。襄陽在今湖北。
○ 武夷。山名。在福建崇安縣。其山綿亙百二十里。有三十六峰三十七巖。
○ 伯夷。人名。舜秩宗之官。又孤竹君之長子曰伯夷。
○ 優婆夷。此云淸淨女。見翻譯名義
○ 通彝。禮記‧明堂位:夏后氏以鷄夷。【注】夷讀爲𢑴。
○ 通薙。周禮秋官序官:薙氏下士二人。【注】書薙或作夷。
○ 通𡰥。漢書‧高帝紀:司馬𡰥將兵北定楚地。【注】師古曰。、𡰥古夷字。
○ 通遲。詩四牡:周道倭遲。釋文:遲、韓詩作夷。
○ 通弟。易渙:匪夷所思。釋文:夷、荀本作弟。
○ 通寅。左哀十年經:薛伯夷卒。〔公羊作寅。〕
○ 通陳。左僖元年經:邢遷於夷儀。〔公羊作陳儀。〕
○ 通電。淮南‧天文:庚子干。丙子夷。【注】夷、或爲電。
○ 通痍。左成十三年傳:芟痍我農功。釋文:痍、本或作夷。
○ 通睇。易明夷:夷于左股。釋文:夷、子夏本作睇。又作眱。
○ 通梯。爾雅‧釋木:無姑其實夷。釋文:夷、本作梯。
○ 通銕。書堯典:宅嵎夷。〔按說文作嵎銕。〕
○ 通恞。爾雅‧釋言:恞。悅也。釋文:恞、本作夷。
○ 通侇。禮記‧喪大記:奉尸夷于堂。釋文:夷、本或作侇。
○ 通跠。廣雅‧釋詁:蹲、跠、𡱐、啟、𨽸。倨也。疏證:跠、與下𡱐字同。亦通作夷。


447 页 第 4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