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
城 解释
○ 以盛民也。見說文。【段注】言盛者、如黍稷之在器中也。
○ 盛也。盛受國都也。見釋名‧釋宮室。〔按風俗通。城之爲言𡷫也。卽此義。〕
○ 爲保民爲之也。見穀梁隱七年傳。
○ 所以自守也。見墨子七患。
○ 猶國也。詩瞻卬:哲夫成城。哲婦傾城。
○ 都曰城。見左莊二十八年傳。
○ 築城亦謂之城。詩烝民:城彼東方。
○ 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攻城者攻其所產。
○ 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二千年。見白日。吁嗟夏公居此室。
○ 司城。官名。左文十六年傳:公子蕩爲司城。【注】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改司城。
○ 城陽。地名。明一統志:城陽、在靑州府莒州境內。漢城陽國志。文帝封朱虛侯章於此。〔在今山東莒縣境。〕
○ 城陰。地名。明一統志:城陰、在萊州府高密縣西南四十里。〔當今山東高密縣境。〕
○ 析城。山名。書‧禹貢:砥柱析城。〔在河東護縣西。卽今河南陝縣。〕
○ 方城。山名。左僖四年傳:楚國方城以爲城。【注】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在今河南葉縣南四十里。〕
○ 增。城宮名。漢書‧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 城旦。徒刑名。史記‧李斯傳:髠爲城旦。又鳥名。方言:䳚鴠。自關而東。謂之城旦。
○ 姓也。見奇姓通。又司城。京城。均複姓。
○ 通成。詩板:無俾城壞。〔漢書諸王侯表作毋俾成壞。〕
城 第 525 页 第 1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