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
厭 异体字:【𤟶 厌 懕 懨 猒 饜 𤡜】解释
○ 飫也。書‧洛誥:萬年厭于乃德。
○ 滿也。漢書‧王莽傳:克厭上帝之心。
○ 足也。國語‧周語:厭縱其耳目心腹。以亂百度。
○ 美也。詩載芟:有厭其傑。傳:言傑苗厭然特美也。
○ 可也。見廣雅‧釋詁。
○ 倦也。後漢劉盆子傳:而疲敝厭兵。
○ 極也。國語‧晉語:民志不厭。
○ 止也。詩還序:從禽獸而無厭。
○ 塞也。荀子‧修身:厭其源。
○ 含也。山海經海內南經:厭火國。獸身黑色。生火出其口中。〔朱駿聲云。厭、猶含也。〕
○ 饜飫神也。禮記‧曾子問:攝主不厭祭。
○ 通饜。孟子‧公孫丑:我學不厭。〔論衡知實引孟子作我學不饜。〕
解释○ 笮也。从厂。猒聲。一曰合也。見說文。【段注】竹部曰。笮者、迫也。此義今人字作壓。乃古今字之殊。土部壓訓懷也。寒也。無笮義。周語。克厭天心。韋注。厭、合也。韋注漢書敍傳亦同。
○ 迫也。周禮巾車:厭翟勒面繢總。【注】厭翟。次其羽使相迫也。
○ 當也。漢書‧敍傳:取舍不厭斯位。
○ 猶損也。左文二年傳:及晉處父盟以厭之。
○ 禳也。史記‧高帝紀:於是因東游以厭之。
○ 懾伏也。左昭十二年傳:將以厭眾。
○ 服從也。漢書‧景帝紀:而於人心不厭者。
○ 鎭壓也。漢書杜鄴傳:折衝厭難。
○ 覆壓也。漢書‧五行志:地震隴西。厭四百餘家。
○ 夢驚也。山海經‧西山經:服之使人不厭。〔俗字作魘。〕
○ 猶窮極也。漢書‧周勃傳:處尊位以厭之。【注】厭謂當之也。一涉反。又烏狎反。〔朱駿聲曰。案猶窮極也。注謂當之也。失之。〕
○ 掩其不備也。國語‧晉語:荆厭晉軍。
○ 引手按胸也。儀禮鄕飮酒禮:賓厭介入門左。【注】推手曰揖。引手曰厭。
○ 厭然。順從貌。荀子‧儒效:天下厭然猶一也。
○ 厭躡。重而密也。文選‧潘岳賦:表厭躡以密緻。
○ 厭冠。喪冠也。禮記‧曲禮:厭冠不入公門。【注】吉冠有纚有梁。喪冠無之。故厭帖然也。
○ 厭次。縣名。漢書‧東方朔傳:東方朔。平原厭次人也。〔案厭次縣。漢置。屬平原郡。富平侯國。在今山東惠民縣東。〕
○ 通擫。以指按也。文選‧潘岳賦:泄之反謐。厭焉乃揚。【注】於頰反。亦作擫。謂指擫也。
解释○ 厭厭。安也。久也。詩湛露:厭厭夜飮。又安靜也。詩小戎:厭厭良人。
○ 同懕。說文引詩厭厭夜飮作懕。
○ 同愔。列女傳。引詩厭厭良人作愔。
解释○ 絕也。論語‧雍也:天厭之。
○ 按也。淮南‧氾論:厭文搔法。
○ 掩也。荀子‧解蔽:厭目而視者。視一以爲兩。
○ 厭然。閉藏貌。禮記‧大學:見君子而後厭然。
○ 厭厭。暫見貌。漢書‧李尋傳:厭厭如滅。【注】烏點反。
○ 同魘。〔韓愈詩〕:怵惕夢成厭。
解释○ 押也。漢書‧劉向傳:抑厭遂退。
○ 侵掩也。荀子‧禮論:禮者謹於吉凶不相厭者也。【注】烏甲反。
○ 厭旦。旦未明也。荀子‧儒效:厭旦。於牧之野。【注】厭、掩也。夜掩於旦。謂未明以前也。于甲反。
○ 死於巖墻下曰厭。禮記‧檀弓:死而不弔者三。畏、厭、溺。
○ 通壓。協也。國語‧周語:克厭天心。〔繁陽令楊君碑作克壓天心。〕
厭 第 171 页 第 1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