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制 异体字:【𠛐 𠜔 𠜿 𠝁 剬 𠝦】解释
○ 本作𠛐。說文:𠛐。裁也。从刀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斷。一曰止也。
○ 作也。孟子‧梁惠王:可使制挺。
○ 斫也。淮南‧主術:猶巧工之制木也。〔按通訓定聲。以刀斷木。从未猶从木也。木老而堅。中材用。故从未。古文从彡。象斫木紋。〕
○ 斷也。禮記‧王制:凡制五刑。〔今具言斷制、裁制。〕
○ 法也。國語‧越語:君行制。臣行意。
○ 主也。呂覽禁塞:以吿制兵者。
○ 禁也。淮南‧修務:人不能制。〔猶今言法律制裁。〕
○ 御也。國策‧秦策:王因而制之。〔今具言統制、節制。〕
○ 正也。晉書慕容盛載記:不能匡制其君。
○ 猶禽也。淮南‧主術:以利見制於人也。
○ 猶從也。淮南‧氾論:聖人作法。而萬物制焉。
○ 法度也。禮記‧曲禮:必吿之以其制。
○ 準度也。國語‧越語:必有以知天地之恒制。
○ 差等也。考工記‧弓人:弓長六尺有六寸。謂之上制。上士服之。
○ 縛束也。文選揚雄解嘲:制以鑕鐵。
○ 命令也。國語‧晉語:二三子之制也。
○ 君命也。禮記‧曲禮:士死制。
○ 術數也。呂覽‧去宥:威王好制。
○ 布帛幅廣狹也。禮記‧王制:度量數制。
○ 不制。不造新也。周書大匡:服漱不制。
○ 丈八尺曰制。儀禮旣夕:贈用制幣。
○ 居喪曰守制。〔按禮記喪服四制篇。恩、理、節、權。謂之四制。後世稱守制。義本此。〕
○ 天子之言曰制書。獨斷:制者、王者之言。必爲法制者也。〔後世言稱制、矯、制制詔、制策。皆是此義。〕
○ 費用儉約謂之制節。孝經:制節謹度。
○ 先王之成法曰制。左隱元年傳:今京不度。非制也。
○ 邑名。鄭地。左隱元年傳:武姜爲段叔請制。〔按讀史方輿紀要。鄭之制邑亦曰虢。又名虎牢。在鄭州西百十里。据此。地當在今河南汜水縣。〕
○ 同折。莊子‧外物:自制河以東。〔崔駰達旨。天地初制。制亦音哲。〕
制 第 118 页 第 9 字